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知识库 历史学 DNA”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0.203 秒)
中国新疆人群五千年来如何演化?最新古DNA研究揭晓答案
新疆 古DNA研究 丝绸之路 亚欧大陆
2022/4/7
中国新疆是联结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也是丝绸之路上亚欧大陆东西文化传播、经济贸易以及人群交流的桥梁,成为亚欧大陆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并存之地。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一元,不同族群和文化在新疆的融合交流非常久远,新疆人群五千年来如何发展演化一直备受关注。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国家英烈DNA数据库建设
高通量测序技术 国家英烈 DNA数据库建设
2022/6/24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科研项目。项目名称: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国家英烈DNA数据库建设。项目类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文少卿。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9/21/2022921135743202.jpg)
《古DNA与中国家马起源研究》(图)
古代马 遗传结构演变 中国家马
2022/9/21
本书对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北甘青宁地区的11个早期青铜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遗址的98匹古代马进行了DNA分析,结合世界各地发表的古代马DNA数据,重构了中国家马遗传结构演变的时空框架,揭示了中国家马的起源。
猪的起源驯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科学问题. 古DNA 技术可为家猪起源驯化研究提供更为直接的科学证据. 已有研究表明, 中国家猪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曾发生过独立的驯化过程, 但黄河上游的古代猪样品研究尚属空白. 本研究选取黄河流域的3 个遗址出土的14 个古代猪样本为实验材料, 通过DNA 提取、PCR 扩增和DNA 测序, 结合现代不同品种家猪、野猪及黄河中下游猪古DNA序列信息, 系统分析了我国家猪的...
河姆渡古稻DNA 提取及其序列分析
Oryza sativa 古DNA 测序 田螺山遗址 水稻驯化
2013/8/29
水稻(Oryza sativa)最初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被驯化, 在中国境内已发现大量稻作遗址.目前稻作史研究均是根据形态如小穗轴等来进行驯化进程分析, 至今尚无利用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的报道. 本研究对来自3 个考古遗址(浙江田螺山遗址、江西新干战国粮仓和浙江湖州毗山遗址唐代文化层, 年代分别为7000, 2400 和1200 BP)稻作遗存进行了DNA 提取, PCR克隆测定了4 个基因组片段. 序列...
从核酸的发现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历时80余年,人类最终确认了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解决了一个生命科学研究中极其关键的重大问题。因此,对此段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回顾此间发生的对揭示DNA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包括米歇尔发现核酸、列文提出"四核苷酸假说"、格里菲斯等人的转化实验、査伽夫提出碱基配对规律,以及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阐述人类发现DNA是遗...
古代DNA 分析在考古中的应用
古代DNA 文化遗产 残留物
2008/8/7
本文概括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关于古代DNA 的研究样品、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和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国际研究的实际情况,将古代DNA 研究领域划分为六类,即:1),残留物研究;2),生物排泄物研究;3),生物个体研究;4),人类群体内部关系研究;5),人类群体之间关系研究;6),人类起源、演化和迁移研究。和古代珍籍、陶瓷、青铜器、壁画等一样,古代DNA 对考古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理应属于文化遗产的...
家马的起源——来自线粒体DNA的证据
2007/12/13
马的驯化是草原文明开发的核心,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马不仅为人类提供肉、奶等蛋白性食物,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运输和战争能力,同时随着骑马民族的扩张活动导致人类的迁徙、种族的融合、语言和文化传播以及古老社会的崩溃。多年来,马的遗骸在欧亚大陆、西伯利亚草原地带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考古遗址中出土得越来越多,这些发现暗示了马首次驯化的时间和地点,乌克兰草原可能是发现驯马最早证据的地区,在第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