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材料的组织、结构、缺陷与性能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材料的组织、结构、缺陷与性能相关记录907条 . 查询时间(0.437 秒)
用一定比例的硝酸铁盐、硅酸钠盐、无水乙醇与黑索金混合制成塑性炸药。在密闭容器中以氩气为保护气,通过爆轰合成氧化亚铁掺杂的二氧化硅包覆铁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爆轰产物的组成成分、形态结构以及磁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爆轰产物以金属颗粒为核、二氧化硅为包覆层的壳/核结构形式出现,颗粒尺寸在60 nm左右。通过分析爆轰产物的磁性曲线可知,在室...
材料界面及缺陷的电子显微学研究团队致力于先进功能材料及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中界面和缺陷的原子结构及其与特定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的研究。
对一种X100管线钢进行热模拟试验, 研究了过冷奥氏体的相变规律, 提出了一种得到以粒状贝氏体+板条贝氏体为主的混合组织的控轧控冷工艺制度, 分析了精轧变形量、冷却速度及终冷温度对实验钢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实验钢的微观组织逐渐细化, 高强度的板条贝氏体含量减少而粒状贝氏体含量增多; 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和终冷温度的降低实验钢组织中的板条贝氏体含量明显提高, 组织也逐渐细化; ...
采用热镀锌模拟实验装置在四种不同铝含量锌液中进行连续热镀锌实验, 分别制备出具有不同锌层组织的热冲压钢。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辉光放电光谱仪等手段研究了锌液中不同铝含量对热冲压钢镀层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铝含量的锌液中热冲压钢均具有良好的可镀性, 锌液中的铝含量对锌层/钢界面处的合金层组织、形貌、化学成分和锌层光亮性均有较大的影响。在光亮退火过程中钢板表面发生锰、 硅等元素的富集及选择性...
利用钒钛铁精矿中的铁和钛元素, 以钒钛铁精矿、石墨为主要原料, 按铁基摩擦材料的成分添加其他组份, 采用原位合成技术, 实现合成与烧结一体化, 制备铁基摩擦材料。对钒钛铁精矿还原过程中的热力学进行计算和分析, 利用TG–DSC检测方法对还原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当温度高于979 K时, 钒钛铁精矿中Fe氧化物和Ti氧化物相继发生还原反应, 其还原过程为: 首先Fe3O4被还原, 其...
以苯乙烯(St)、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主要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苯丙乳液。用激光粒度仪测试了乳胶粒粒径大小及粒度分布,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了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用流变仪测量了乳液的流变性能, 研究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以及乳化剂用量对乳胶粒粒径、乳液的稳定性、流变性、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合成的苯丙乳液为假塑型流体; 乳液的粘度随着2-EHA/S...
通过化学预处理和机械处理的方法制备出甲壳素纳米纤维,再利用真空抽滤的方法制备出甲壳素纳米纤维膜,将所得的纳米纤维素浸渍到聚醚砜树脂中,制备了甲壳素纳米纤维/聚醚砜复合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机械处理的甲壳素纳米纤维的形态特征进行表征。采用紫外光分光光度计、热机械分析仪(TMA)分别对甲壳素纳米纤维/聚醚砜复合膜的透光性、热膨胀性做分析,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甲壳素纳米纤维/聚醚砜复...
为了提高高强厚钢板低温韧性, 对550 MPa级厚钢板进行了730-910℃淬火和600 ℃ 回火的热处理, 研究不同淬火温度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亚温区淬火后回火, 随淬火温度升高, 试样强度和韧性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 淬火温度升高到完全奥氏体区, 试样强度进一步升高, 但韧性降低. 760℃亚温淬火后回火, 试样组织为粗大的多边形铁素体, 大量呈长条状、针状M/A组元...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相定量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制备金属橡胶构件用冷变形量分别为36%,64%,84%和91%所得的直径0.4mm,0.3mm,0.2和0.15mm的Cr-Ni-Mn系不锈钢丝的微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拔钢丝中出现了形变马氏体,冷变形量为36%时的马氏体含量已达81.2%,即用于制作金属橡胶构件时奥氏体不锈钢已实际处于以马氏体为主的高强度状态,而非奥氏体...
通过对微量元素C,Mg含量的调整,来研究C,Mg元素对一种镍基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含量不足时,合金组织中碳化物数量少,在合金组织中分布不均匀,合金持久性能较低;而适量提高C含量,碳化物均匀分布,持久寿命明显提高。Mg元素含量低时,不影响合金的组织,合金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改变;而当Mg含量过高时,晶界碳化物粗大,合金冲击韧性aK值较低,拉伸塑性也降低;当加入最佳Mg含量时,碳化物得到充...
在成分为Fe-5%V-5%W-5%Mo-5%Cr-3%Nb-2%Co-2%C的高碳高速钢中添加稀土,研究了稀土对高碳高速钢铸态组织、热处理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稀土处理使高碳高速钢的奥氏体晶粒和共晶组织明显细化,共晶组织中片层状碳化物变短、变细。热处理后,共晶碳化物大部分变成团球状且分布均匀。稀土处理高碳高速钢的硬度和红硬性略有增加,冲击韧性提高37.81%,达到10.17 J/cm2,...
针对真空辅助成型工艺(VARI)制备的泡沫夹芯壁板面-芯界面粘接强度较低的问题, 提出铺放本体树脂胶膜和对芯材进行打孔两种解决方案。通过无损检测、三点弯曲力学性能测试、计算机模拟树脂充模流动以及微观界面结构观察, 探究两种方案的可行性及改善效果, 分析了胶膜的有无和厚度、打孔工艺参数对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加入胶膜时界面强度最高, 胶膜厚度在0.5 mm时, 无损检测显示的界面缺陷最少,...
材料中裂纹形态比较复杂,有弯曲,交叉或者分支等等,通过数值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分支裂纹的断裂问题,考虑分支裂纹倾角和长度对应力强度因子和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倾角的增加使I型应力强度因子减小,而裂纹长度的增大使应力强度因子增大,长度较大的分支裂纹对长度较小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对张开型分支裂纹和弯折裂纹砂岩试件的单轴压缩试验,发现砂岩试件的破坏形式主要是以I型翼型裂纹扩展为...
采用失重法与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咪唑和2—苯基—2—咪唑啉对Cu在5%H2SO4水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吸附行为及缓蚀机理. 结果表明,2种化合物对Cu均具有显著的缓蚀作用,且2--苯基—2—咪唑啉的缓蚀效率大于咪唑. 同时,分别采用腐蚀反应中的活化能Ea,吸附过程中的Gibbs自由能ΔGm和吸附焓ΔHm判断了2种化合物在Cu表面上的吸附特性. 结果表明,咪唑和2—苯基—2—咪唑啉在Cu表面上的吸附过程为...
研究了退火时间对超快速加热连续退火工艺下V微合金化低Si含P系热镀锌用TRIP钢显微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快速连续退火过程中, 高密度位错以及细小、弥散的V(C, N)分布于基体中,大部分析出粒子直径在4--10 nm 之间. 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但其形貌特征发生改变,随着退火时间延长到90 s时, 以厚度在80-120 nm之间的片层状残余奥氏体为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