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临床医学 IFN”相关记录36条 . 查询时间(0.078 秒)
探究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Toll样受体4 (TLR4)、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根据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82例、死亡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外周血TLR4、TNF-α、IFN-γ水平,并采用Logistics回归...
探讨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干扰素-γ (IFN-γ)在血管性痴呆(VD)中的表达及其与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兵器工业521医院98例V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9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MDA、SOD、IL-1β、IFN-γ水平,并对比研究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
研究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 C)、IFN-γ水平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经我院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检测血清Cys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FN-γ水平。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l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参照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探讨胃癌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SOX-2)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其中胃癌样本67例(胃癌组)、胃炎样本85例(胃炎组)和胃溃疡样本73例(溃疡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样本的IFN-γ、IL-4和SOX-2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阳性率与HP感染的关系。
研究中药苦参有效成分(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对活化慢性湿疹患者Th1细胞表达Fas配体及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慢性湿疹患者为试验组,健康志愿者30名为对照组。两组均从外周血中磁珠分选并纯化Th1细胞,在体外使用免疫刺激剂对细胞进行激活。通过MTT方法筛选出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对活化的Th1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以最大安全浓度稀释5倍,分为氧化苦参碱A、B、C、D、E组和苦参碱A、B、C、...
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25维生素D3(25-(OH)D 3)与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意义。: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首次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73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替代,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25-(OH)D 3,IFN-γ和IL-10水平,分析病例组血清25-(OH)D 3与IFN-γ...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 (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受体2D (NKG2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5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肺鳞癌22例,肺腺癌18例,小细胞肺癌12例;肺癌Ⅰ~Ⅱ期20例,Ⅲ~Ⅳ期32例。另选择健康者 56例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 IL-2、IFN-γ、TNF-α、...
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高血压抗AT1受体抗体(AT1-AA)阳性病人的疗效及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AT1-AA阳性病人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氯沙坦治疗,B组给予伊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血压水平,检测IFN-γ、IL-4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IFN-γ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增强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株的侵袭转移能力
IFN-γ 侵袭转移 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 EMT
2020/7/31
观察IFN-γ对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株TPC-1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上皮间质转化过程(EMT)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IFN-γ对TPC-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检测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检测上述标志物的定位表达。
观察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输注经137Cs辐照红细胞与未经辐照悬浮红细胞后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变化。 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胸外科确诊的肺癌患者60例,年龄41~52(46.21±5.83)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①未辐照组术中输入非...
探究IL-2、IFN-α和IFN-γ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0细胞B7-H4表达的影响。方法:IL-2、IFN-α、IFN-γ处理786-0细胞24 h后,RT-PCR法检测 B7-H4 mRNA的表达,ELISA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流式细胞术检测B7-H4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IL-2组(0.75±0.06)、IFN-α组(0.68±0.05)、IFN-γ组(0.95±0.08...
研究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接受IFN-α治疗对于患者总体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及消化科在2006年至2012年收治的149例已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按患者意愿分组:治疗组37例,术后接受IFN-α治疗(50 μg/次,每周3次,持续18个月);对照组112例,术后未接受IFN-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生存率和复发率,分析IFN-...
哮喘患儿嗜酸性粒细胞、IL-4及IFN-γ检测的临床意义
支气管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IL-4 IFN-γ
2014/4/24
探讨哮喘患儿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与哮喘发病的关系, 血清中IL-4和IFN-γ水平变化在哮喘患儿中的意义, 完善儿童哮喘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6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69例, 及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者42例为对照, 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肺功能测试、痰液的诱导和处理, 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4和IFN-γ水平。...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IL-1β、IFN-γ对小鼠原代胰岛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1)经胰腺表面多点注射灌注胶原酶消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小鼠胰岛。分离后胰岛培养48 h后换用无糖KRB缓冲液培养30 min,分别于含0、2.8、22.2 mmol/L葡萄糖的KRB缓冲液中孵育60 min,放射免疫法检测上清液中胰岛素浓度(GSIS);(2)小鼠胰岛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IL-...
观察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CBDSCs)经腺病毒介导的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转染后Cx43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转染前后分别对CD4+T分泌IL-4、CD8+T分泌IFN-γ的影响。方法 用重组腺病毒Ad-Cx43-GFP转染hUCBDSCs,荧光显微镜报告基因GFP的表达并计算转染效率,RT-PCR法、Western blot法、免疫荧光法检测hUCBDSCs转染前后Cx43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