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学工程 通讯”相关记录58条 . 查询时间(0.203 秒)
2021年8月20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张新亮教授、叶镭副教授与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肖希博士合作研究成果:超高速石墨烯相干光接收机“Ultrahigh-speed graphene-based optical coherent receiver”。这是国际上首例可用于数字相干光通信的高速石墨烯...
近日,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显示领域最新研究进展,论文题名为“一种提升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效率和稳定性的双边钝化策略”(A bilateral interfacial passivation strategy promot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perovskit...
2020年7月21日,《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刊发了光电信息学院李培宁教授课题组研究论文“Collective near-field coupling and nonlocal phenomena in infrared-phononic metasurfaces for nano-light canalization”。李培宁教授是论文的第一作者,华...
《自然·通讯》报道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在有机纳米聚合物领域的重大突破(图)
西北工业大学 黄维 有机纳米 聚合物
2020/4/14
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黄维院士和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团队在有机纳米聚合物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基于中心对称分子排列的立体选择格子化和聚格子化”(“Stereoselective gridization and polygridization with centrosymmetric molecular packing”)于4月9日在国际顶...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在《化学通讯》上发表论文(图)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 本科生 化学通讯 发表论文
2020/4/13
近日,我校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薛国栋在中科院分区一区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化学通讯》)上发表题为“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Quinoidal and Zwitterionic State in Carbazole-Based Diradicals”(探究咔唑双自由基中醌式与内盐共振结构的性质)的论文。薛国栋为论文第一...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系副教授谷猛课题组与化学系副教授王阳刚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353)发表题为“Gas-assisted transformation of gold from fcc to the metastable 4H phas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Au的传统fcc晶相与4H晶相之间的转变。纳米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体系,诸...
近期,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郭志前教授和朱为宏教授课题组在近红外荧光染料构建生物分子检测平台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阶段性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自然-通讯》与《德国应用化学》。
2020年3月4日,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 )在线发表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方国家教授、林乾乾教授、陶晨研究员团队关于钙钛矿单晶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Room-temperature liquid diffused separation induced crystallization for high-quality perovskite sin...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发文报道构筑高效有机长余辉材料的新策略:热活化三模式有机长余辉(图)
西北工业大学 黄维 Nature Communications 自然• 通讯 有机长余辉材料 热活化三模式
2020/2/20
日前,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IFE)、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与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润锋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有机长余辉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热活化三线态激子释放实现高效率的三模式有机长余辉”(Thermally activated triplet exciton release for highly ef...
随着移动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和更新换代,可穿戴式供电器件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温差发电机(热电器件)可利用人体和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差持续发电,无任何传动部件,有望为移动电子产品提供永久电源。织物智能化配置无疑是实现热电器件可穿戴性的最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织物的二维结构只能收集平面内的热量,无法匹配人体与环境的热流方向,并且难以实现持续供电与肢体动作的兼容性,从而限制热电器件的可穿戴应用,成为困扰研究者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