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学 系统”相关记录42730条 . 查询时间(1.375 秒)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智慧农业团队为特大城市食物系统的“减排保供”提供新思路(图)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特大城市 食物系统 减排保供
2025/3/24

中国科学院新研究提出电-力联合刺激系统助力提升类生命机器人驱动能力(图)
系统 机器人 机电
2025/3/6
2025年来,由生命系统与机电系统在分子、细胞和组织等多尺度融合而成的类生命机器人迅速发展,并在组织工程、器官芯片和医疗等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构建类生命机器人常用的生物材料包括心肌细胞、人工骨骼肌组织、昆虫背血管组织、微生物等。人工骨骼肌组织因具有良好的尺寸可扩展性、可控性和潜在的高驱动力而被广泛应用。

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开发出基于随机阻变存储器的深度极限点云学习机系统(图)
传感器 集成 智能系统
2025/3/6
当前,边缘智能硬件系统正越来越多地将各种类型的视觉传感器集成于一体以提升系统性能。在边缘智能系统上对不同传感器输出的多模态数据进行分析,对各种新型应用如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无人机等较为重要。这对软硬件系统提出了挑战。目前,多模态信号在数据结构上的异构性导致边缘系统开发具有较高复杂性,传统数字硬件的性能受限于物理分离的存储与计算单元以及晶体管尺寸缩放的物理极限。随着模型规模持续扩大,其复杂的训练过程...
渤海装备首套天然气压差发电系统交付
渤海装备 天然气 中国石油
2025/3/12
2025年2月24日,由渤海装备钻井装备公司研发的首套天然气压差发电系统橇装装备,成功交付华南市场用户,进入现场安装阶段。这标志着该公司天然气压差发电系统实现从研发走向应用的目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在石墨烯基芯片散热领域取得进展(图)
集成电路 材料 气体
2025/3/5
随着集成电路功率密度的不断增加,散热问题已成为制约芯片性能、稳定性和寿命的瓶颈。石墨烯因其优异的导热性能(单层石墨烯热导率高达5300 W·m⁻1·K⁻1)被认为是理想的热管理材料,由石墨烯片组装而成的石墨烯膜已在5G通讯终端中获得广泛应用。然而,随着芯片性能的不断提升,现有石墨烯膜已无法满足实际应用对热流承载能力的要求。石墨烯膜的热流承载能力由其热导率和厚度共同决定,如何...

填补全球蜂产品研究空白 蜜蜂所科学家首次系统阐明我国无刺蜂蜂蜜理化特性并发现关键鉴别标志物(图)
无刺蜂 蜂蜜 理化特性 鉴别标志物 食品化学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金标准 甘露醇
2025/3/13
石家庄炼化智能视频分析系统上线运行
石家庄炼化 智能 视频
2025/3/11
近日,石家庄炼化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全面上线运行,标志着企业安全管理向智能化迈出重要一步。该系统通过24小时不间断监控,实时识别现场违章及风险隐患,实现安全监管的全天候、全覆盖,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未来土壤水分变化将减缓北半球生态系统生产力发展(图)
土壤 生态系统 耦合
2025/2/27
北半球巨大的陆地碳汇主要源于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总初级生产力升高。气温升高加剧植被的水分压力,通过陆-气耦合过程与饱和水汽压差和土壤水分产生强烈的相互抵消或叠加效应,进而对生态系统生产力产生复杂的交互影响。尽管生态系统生产力与饱和水汽压差和土壤水分相关的证据很多,但解耦过程中温度的潜在影响常被忽视。目前,关于未来生态系统生产力受不同水分主导作用格局变化的影响尚不明晰。

中国科学院首套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任务(图)
航空 电磁 探测 系统
2025/2/22
2025年2月19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制的我国首套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完成5000米高寒高海拔、复杂地形地貌地区的地质勘查任务,为国家重大铁路建设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中国科学院天关”卫星捕捉到罕见的X射线双星系统(图)
卫星 X射线 辐射
2025/2/22
2024年5月27日,“天关”卫星搭载的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在邻近星系即小麦哲伦云内,捕捉到来自一对罕见天体的短暂且高能量的X射线辐射事件,并利用搭载的后随X射线望远镜进行定向观测,获取了源爆发期间更详细的X射线信息。这一发现为探索大质量恒星的相互作用与演化开辟了新途径,印证了“天关”卫星在捕捉宇宙中转瞬即逝的新型X射线源方面的能力。2月19日,这一成果作为欧洲航天局首篇基于“天关”卫星数据主导的论...

2024年5月27日,“天关”卫星(EP)搭载的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万星瞳)在邻近的星系——小麦哲伦云(SMC)内,捕捉到来自一对罕见天体的短暂且高能量的X射线辐射事件,并利用其搭载的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风行天)进行定向观测,获取到源爆发期间更为详细的X射线信息。这一发现为探索大质量恒星的相互作用与演化开辟了新途径,印证了该卫星在捕捉宇宙中转瞬即逝的新型X射线源方面具有独特能力。该成...

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可以在单细胞分辨率下测量基因表达,为研究生物体发育过程、复杂疾病机制等生物学问题提供深刻见解。然而,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数据本身缺乏空间信息,而空间信息对于理解细胞分化、癌症微环境和大脑结构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空间转录组学(spatial transcriptomics, ST)技术的兴起使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成功研制无人机载超导单光子探测系统(图)
超导 光子 探测系统
2025/3/5
上海微系统所超导电子实验室尤立星、李浩、张孝富团队通过超薄超导薄膜材料优化、自主微型低温杜瓦研制,成功实现了基于商用无人机平台的高探测效率超导单光子探测系统。该研究成果于2025年2月13日以“Drone-based 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photon detection system with a detection efficiency of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