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各学科科学技术史 台”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0.25 秒)
《外台秘要方》与《太平圣惠方》中伤寒理论文献的比较
伤寒论 外台秘要方 太平圣惠方 伤寒
2017/4/5
唐天宝十年(752)成书的《外台秘要方》中的伤寒部分,汇总了中唐及其以前的伤寒成果,而宋淳化三年(992)成书的《太平圣惠方》中的伤寒内容,则汇集了宋初及以前诸家伤寒之大成。对2书中伤寒理论部分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从中唐至宋初200年间,以“文本”为载体的伤寒理论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仅有少量的修正和完善。
《丹台玉案》版本考略
丹台玉案 孙文胤 版本流传
2017/4/1
《丹台玉案》系明末医家孙文胤汇辑成编,凡6卷.该书涉及内、儿、妇、外、五官诸科,分73门类,门下另各附病症80种,总收病种约157种,每种病证按因、证、脉、治的次序论述.选方较广泛,对于一些主方的适应症,用法及加减法,叙述比较具体,内服外治并重,单方验方多切实用,对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现存多种版本,经笔者调研考证,补充《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有关该书版本记载的内容,并订正部分错误,为该书整...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212/14/2012121416585981.jpg)
天文仪器与计时器:苏颂、韩公廉水运仪象台复原透视图2(图)。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212/14/20121214165616372.jpg)
天文仪器与计时器:苏颂、韩公廉水运仪象台复原透视图(图)。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28/14/2012814144814227.jpg)
2012年7月10日,《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发表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研究员的研究团队与南京大学学者合作的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Kepler空间望远镜发现的一类特殊行星系统构型的形成机制。该项研究对于解开系外行星系统中近Laplace共振构型形成之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中医历史》现代卷 第十章 台、港、澳医学发展 第三节 澳门医学
中医历史 现代卷 医学发展 澳门医学
2009/3/3
澳门工人医疗所,创建于1952年,隶属工会联合会。初办时的目标是为劳工阶层提供低收费的医疗保健服务,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工人医疗所逐步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各阶层人士,发展成为面向社会的服务机构。该所长期坚持夜间诊病至晚上九时,方便劳工阶层下班后就医。
1984年,澳门政府对全澳的医疗卫生进行筹划部署,至1993年计划完成这一规划的出台,推动了澳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自从抗生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以后,西医有了一种新武器,中医在内科领域所拥有的优势已大不如前。西医出身的张公让先生,1960年5月间曾在《中国新医药》第五十一期发表《二十年来中西医在香港之消长》一文,文章指出:“据老一辈的医界一般意见,二十年来中西医在香港是中消西长。二十年前每一条街道,都有很多中药店,西药房则寥寥无几。但是二十年后则中药店日渐减少,西药房则日渐增多;中医生的生意也是如此,中医...
《中医历史》现代卷 第十章 台、港、澳医学发展 第一节 台湾医药史概况
中医历史 现代卷 医学发展 台湾医药史
2009/3/3
台湾中医界为争取举办高等中医教育,先后与日本殖民统治者、民国政府等进行了六十多年的抗争与申请,终于1958年得到批准。1958年在台中市正式开学。七十年代末,“台湾都市与乡镇居民之医疗保健行为研究”,发现都市家庭有60%曾看过中医,乡镇居民家庭有70%看过中医;中医的补方、补品、针灸、单秘验方及中成药,更是极为流行,或与西医疗法合并使用,这一调查之结果,也给中国医药学院的中兴以有力的支持。
19世纪中期以前皖北小农家庭的生计——以凤台县为中心
2008/1/2
19世纪中期以前皖北小农家庭的生计——以凤台县为中心张 研1 孙燕京2(1.中国人民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872;2.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系;北京 100875)摘 要:本文通过考察以凤台县为中心的小农家庭生计,揭示了19世纪中期皖北衰落、至贫的深层原因。:19世纪 皖北 小农 生计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捻军相继起事,兵灾匪患夹杂其中,承平200余年不见兵革的清朝陷于战乱之中。究其原因,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