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人类学 叶”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234 秒)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等研究证实古鸟类叶食性的起源(图)
古脊椎所 古鸟化石 起源
2023/8/1
2023年8月1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导完成的热河生物群中古鸟类食性研究。研究人员在1.2亿年前辽西热河生物群古鸟化石胃容物中发现了被子植物早期分支木兰类叶子的植硅体,首次证实了古鸟类叶食性的早期起源和演化。

我国科学家首次证实古鸟类叶食性的早期起源和演化(图)
古脊椎动物 古人类 木兰类植物
2023/8/3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导的热河生物群中古鸟类食性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从1.2亿年前辽西热河生物群古鸟化石胃容物中发现了被子植物早期分支木兰类叶子的植硅体,首次证实了古鸟类叶食性的早期起源和演化。这一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


近日,《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驰和王敏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利用贝叶斯末端定年法(Bayesian tip dating)推断了中生代主要鸟类支系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化时间及特征的演化速率,并包含这些参数的不确定性,为讨论原始鸟类身体不同部位的形态特征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在原始鸟类演化为现生鸟类的历史上...


在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序列。即使是同卵双胞胎的基因组在发展分化过程中也会出现遗传物质上的后天差异。某些差异赋予个体在相貌身高上的差异,而其它变异却可能决定人们是否容易患某些疾病。因此,关于个体基因组变异的知识可以告诉人们很多关于潜在健康风险,是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的第一步。近几年以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对人类基因组的知识,较以前迅速提高,但仍然不够全面。例如,...
成瘾研究通常关注的是腹侧被盖区、伏隔核、前额叶、纹状体等奖赏相关的脑区。然而,2007年Naqvi等人的研究发现,岛叶损伤的病人可以迅速戒烟并不再有吸烟渴求,甚至有病人报告“他再也没有吸烟的欲望了”,提示岛叶可能是参与成瘾的重要神经基础之一。这一发现引发了成瘾领域对岛叶的关注。有研究表明,岛叶参与情绪学习,且岛叶的不同亚区可能在情绪学习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情绪学习在阿片成瘾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绒毛滋养叶肿瘤病人周围血液中琳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绒毛滋养叶 肿瘤病 琳巴细胞 染色体
2008/1/16
本文对葡萄胎、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等滋养叶肿瘤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的比较研究,发现三者的染色体畸变中以亚二倍体改变为主。同时,在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的标本中,发现6,13,14,17号染色体丢失频率较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以上四种染色沐的丢失与绒毛滋养叶肿瘤的发病是否有相关联系有待今后作进一步探讨。
绒毛滋养叶肿瘤病人周围血液中琳巴细胞染色体畸变(1)
绒毛滋养叶肿瘤 琳巴细胞
2007/12/7
摘要本文对葡萄胎、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等滋养叶肿瘤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的比较研究,发现三者
的染色体畸变中以亚二倍体改变为主。同时,在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的标本中,发现6,13,14,
17号染色体丢失频率较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以上四种染色沐的丢失与绒毛滋养叶肿瘤的
发病是否有相关联系有待今后作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