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细菌学 碳”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296 秒)
中国科大揭示信号蛋白PII调控蓝细菌碳氮平衡的新机制(图)
蛋白 细菌 三维结构
2024/6/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和陈宇星教授课题组,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三种不同状态的硝酸盐/亚硝酸盐ABC转运蛋白NrtABCD(缩写为NRT)的三维结构,包括结合底物硝酸根NO3-、结合Mg2+-ATP以及结合信号蛋白PII的结构。基于结构和生化分析以及生理实验,作者阐明了一种新型ABC转运蛋白的底物识别模式和转运循环,以及PII如何通过响应不同的效应分子进而精细调控NRT转...
南京土壤所在细菌-病毒相互作用调控土壤有机碳方面取得进展(图)
细菌 病毒 土壤有机碳
2024/1/17
氧化还原诱导的铁(Fe)转化是厌氧水稻土中至关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铁保护对水稻土有机碳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铁保护也可以通过调控铁还原相关微生物群落促进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在生物炭添加条件下,铁氧化物如何影响水稻土有机碳固存尚未明晰。此外,生物炭添加会刺激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病毒可通过直接裂解细菌或者调控养分供应间接影响细菌群落。然而,生物炭添加条件下细菌-病毒相互作用如何调控水稻土有机碳...
2023年来有关干扰后的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储量动态开展了较多研究,然而有关土壤有机碳的化学组成在森林恢复过程中如何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作者以海南霸王岭刀耕火种后自然恢复次生林(高土地利用强度)、经过采伐后森林(低土地利用强度)和老龄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干扰强度下热带低地雨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化学组成的差异以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刀耕火种后的恢复早期次生林和皆伐林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高于老龄林。...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学家实现蓝细菌直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
蓝细菌 二氧化碳 葡萄糖
2024/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家实现蓝细菌直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
细菌 二氧化碳 合成
2024/9/9
2023年6月10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以光自养生物为底盘,基于天然光合作用直接实现了葡萄糖的合成。研究发现以模式蓝细菌藻株聚球藻PCC 7942为底盘,敲除其内源性葡萄糖激酶基因后,无需导入任何外源催化和转运元件,仅通过短期的适应性进化就能获得大量分泌葡萄糖的细胞工厂。结合基因组测序和遗传改造验证发现,工程菌株大量合成葡萄糖是因为其胞内存在稳定的“磷酸糖-糖”代谢循环,...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汪迎春研究组解析蓝细菌碳代谢蛋白质调控网络并揭示组氨酸激酶Hik8参与碳氮平衡的调控(图)
汪迎春 解析 蓝细菌碳代谢 蛋白质调控 氨酸激酶 碳氮平衡
2023/7/6
碳代谢是光合生物的核心代谢,涉及众多蛋白质的协同运作和调控。在蓝藻中,参与碳代谢的蛋白质其表达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包括RNA聚合酶σ因子SigE、组氨酸激酶Hik8、Hik31和其质粒上的同源蛋白Slr6041,以及二元信号系统的响应应答因子Rre37。然而,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这些调控因子是如何特异或协同调控参与碳代谢的蛋白或蛋白质网络。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冯婕团队在碳青霉烯耐药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冯婕 碳青霉烯 细菌 基因
2023/7/4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全球传播对公共卫生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肠杆菌科细菌主要通过获得碳青霉烯酶来产生耐药性,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s)最为普遍。产KPCs的CRE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通常伴随着多重耐药性,并成为院内相关感染(HAIs)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更加棘手的是,产KPCs的CRE在常规实验室筛查中往往表现出低水平耐药性,导致误诊或漏诊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基于多阶段减排规划的发电厂碳捕集系统优化配置
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 技术成熟度因子 离散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 最优配置 灵敏度分析
2012/6/29
根据二氧化碳减排规划的要求,并充分考虑目前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与不确定性,建立以阶段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发电厂减排规划模型。引入技术成熟度因子,并考虑到发电厂运行参数未来的变化,将CCS技术的阶段性与不确定因素进行量化,依据技术进步率对碳捕集系统减排指标进行分解。采用离散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discrete b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