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形态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动物形态学相关记录499条 . 查询时间(2.379 秒)
壁虎科Gekkonidae全球广布,除南极洲以外的泛热带地区均能发现其踪迹,多样性异常丰富,全科物种数目已逾1600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江建平研究员课题组于2020–2024年在青藏高原开展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时(图1),在西藏朗县采集到的裸趾虎种群(图2)以及在四川巴塘与西藏芒康县采集到的壁虎属种群(图3)经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后发现均为不同的新物种,分别命名为光滑裸趾虎Cyrtod...
大熊猫有尾巴吗?     大熊猫  尾巴       2024/11/14
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幼仔刚出生到成年时携带了更多它们祖先的特征——长尾巴(小仔尾巴长度和身体长度比较接近了)。在大熊猫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尾巴会慢慢停止生长,其长度增长得极少,主要是宽度有所增加。相对于成年大熊猫的体长和庞大的体型而言,扁平的尾巴不太突出以致很多人误解,以为大熊猫没有尾巴。实际上,大熊猫的尾巴长度20厘米左右,白色,毛茸茸的,通常贴着身体。当尾腺、肛周腺和外阴有分泌物泌出时,大熊...
近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松岭林业局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监测员在整理野外红外监控相机影像资料时,发现一监测点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驼鹿觅食影像。
大熊猫的体型很肥,头圆圆的、尾巴比较短。大熊猫的体色为黑白两色,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大熊猫的皮毛厚而粗,由针毛和绒毛组成,内层髓质厚,外层富含油脂,有良好的防潮、御寒作用。大熊猫天生视力差,有大大的黑眼圈。当它们以食肉和杂食为生的时候,它们的确拥有非常明显的5个手指,但在之后的演化进程中,在大熊猫的前掌上慢慢多出一个类似“手指”的东西来,肉...
小伙伴对大熊猫的印象总是“圆滚滚”“胖嘟嘟”的。那么大熊猫到底是真胖还是虚胖?事实上,大熊猫圆滚滚胖乎乎既不是真胖也不是虚胖,而是显胖。因为大熊猫的毛发丰厚,使得整个身体显得非常肥胖。但是,实际上大熊猫并不是实心胖。
大熊猫经过长期进化,现在虽然主要是素食,但在科学分类上它们仍然是食肉目动物。食肉目动物的前后脚掌通常为4指或5指,大熊猫的后脚掌是5趾,但前脚掌看起来似乎有6个指头。这是因为它们前脚掌接近腕部的地方好像还有一根指头,和人类大拇指的位置相似。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期在英文学术期刊《动物分类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对2016年在南海发现的一个与幽灵蛸相近的物种进行了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基因的比较分析明确其与幽灵蛸存在明显差异,确定其为新物种,并将之定名为“拟幽灵蛸”。
近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魏辅文院士团队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广东省科技厅等项目的资助下,在海南发现了一种新的半索动物,并命名为魏氏舌形虫(Glossobalanus weii)。相关成果发表于《动物之谜》(ZooKeys)。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动物组织器官形态发生与适应性进化。以果蝇和海鞘等模式动物为材料,通过细胞遗传发育生物学技术手段,结合数学物理模型,研究囊泡极性运输、细胞骨架动态、细胞外基质物理特性在动物重要器官形成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同时运用组学途径揭示海鞘环境适应的基因组学基础及肠道微生物同宿主间的协同进化。在器官发育和稳态维持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脊索管腔形成的细胞学过程,揭示了调控细胞及器官形态发...
2023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海峡书局推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微信小程序,开放查询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的形态特征信息、物种简介、分布范围及照片。
2023年11月10日至20日,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高级研究员Alan Warren博士应邀访问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Warren博士的此次到访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英国皇家学会(RS)合作交流项目“纤毛虫原生动物重要代表类群的组学及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的资助(Warren博士和高凤教授分别是英方和中方的项目负责人)。
斑腿泛树蛙(图)     斑腿泛树蛙       2023/9/17
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头部宽大,体色淡棕色,身体背部为浅棕色,腿部周围常有棕色斑纹,因此得名斑腿泛树蛙。脚趾长有发达吸盘,是爬树、爬墙的高手。常在水塘边的灌丛和草丛中活动,以农、林业害虫为食。
背条跳树蛙(图)     背条跳树蛙       2023/9/17
背条跳树蛙(Chirixalus doriae)又名背条螳臂树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等地,一般栖息于中山地带森林沟谷中。体型较小,约25-34 mm,多为浅黄色或棕黄色,背部常有5条深色纵纹。繁殖季节5-6月,在雨后的夜晚产卵者居多。
腹斑掌突蟾(图)     腹斑掌突蟾       2023/9/17
腹斑掌突蟾(Leptobrachella ventripunctata)是西双版纳角蟾中的优势种,其背部花纹明显,腹部有黑斑,但有时并不一定很清楚。与其他掌突蟾一样,雄性会发出极像蟋蟀一样的毫不间断的叫声。在热带地区全年皆可繁殖。适应能力较强,在人工干预较大的水系也可见到。
瓦氏弯趾虎(图)     瓦氏弯趾虎  壁虎科       2023/9/17
瓦氏弯趾虎(Cyrtodactylus wayakonei)也叫瓦氏裸趾虎,是一种较少见的壁虎科小动物,身上有漂亮的花纹,在绿石林可以见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