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科学 NC”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078 秒)
对流层臭氧(O3)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主要来源为对流层内O3前体物的光化学反应,而通过平流层入侵过程输送的O3在对流层O3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大约在5%–15%之间,但是这些平流层O3有多少能够最终到达近地面,目前研究甚少,因此来自平流层O3这一天然源在地面O3污染中的作用和传输机理尚不明确。
NC: 最新研究揭示了近20年来东亚沙尘暴活动减弱的原因(图)
东亚 沙尘暴活动 减弱
2023/2/13
2022年来破纪录的极端降水和洪涝频繁袭击全球各地,如2021年东亚和欧洲的暴雨、2022年巴基斯坦洪涝,都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气候变化应对需要准确可靠的气候预估信息,未来极端降水事件如何变化是一个众所关注的问题。然而,当前的气候模式预估结果尽管一致表明全球大部分地区极端降水将随未来增温而增强,但预估的极端降水定量变化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制约了气候预估信息在实际决策中的应用。
NC:树轮记录揭示最近的西伯利亚变暖在过去七千年前所未有(图)
NC 树轮 西伯利亚变暖 北极放大效应
2023/1/14
张卉等-NC:气候变化导致泥炭地变干还是变湿?(图)
气候变化 泥炭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卉 NC
2023/1/16
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需要利用气候模式进行未来变化预估。基于“一人一票”的“模式民主”原则进行多模式集合(MME),是包括“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科学评估报告在内的科学界常用的方法。但是,这种作法在应用于最新的、以CMIP6(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为代表的气候模式时面临挑战,原因是受气候系统复杂过程的参数化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最新的气候模式许多存在“对温室气体的敏感度过高”、...
亚马逊雨林是全世界最大最著名的热带雨林,其面积占全世界雨林的一半,存储了约1000亿吨碳元素,对稳定全球气候生态系统起到了关键作用。亚马逊热带雨林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气候系统变化中最重要的15个“临界点”(tipping point)之一。据估算,当亚马逊的森林面积损失大于40%时,便可能越过潜在的“临界点”,将致使世界上最大的雨林慢慢消失,对生物多样性和全球气候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近几十年来,...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毅研究团队参与合作研究发现,2010-2019年热带陆地排放对全球甲烷浓度变化的贡献超过了80%,并首次提出海温可用于预测全球大气甲烷变化。相关研究成果将于3月1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北极海冰减少和北极放大效应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最显著的气候特征。由于气候系统的高度复杂性和气候系统模式的不确定性,海冰减少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仍具有很大争论。为减少模式不确定性对模拟的影响,CMIP6发起了北极放大效应模拟比较计划(PAMIP)。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CAS FGOALS-f3-L气候系统模式团队参加了PAMIP试验,针对全球海温...
NC:直接空气捕获技术(DAC)发展政策路线图(图)
空气捕获技术 DAC 发展政策路线图
2023/1/14
NC:火山活动触发古新世/始新世碳释放的正反馈(图)
火山活动 古新世/始新世 碳释放 正反馈
202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