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24 共查到环境科学技术 DNA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1.045 秒)
以4种阴离子粘土做吸附剂,研究了阴离子粘土对DNA的吸附行为.同时,采用XRD、FTIR、UV-vis等表征手段对吸附前后的材料进行研究.吸附结果显示,二元阴离子粘土对DNA的吸附量高于三元阴离子粘土;3∶1型阴离子粘土对DNA吸附力强于2∶1型阴离子粘土.4种材料对DNA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Freundlich两种吸附等温模型,且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拟合度更高,说明阴离子粘土对...
麦角硫因是一种天然的氨基酸类似物, 在生物组织和体液中通常以毫摩尔级的浓度存在. 尽管如此, 麦角硫因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并不完全清楚. 我们对麦角硫因对铜所致的DNA 和蛋白质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研究中采用了两种含铜的反应体系: Cu(II)/抗坏血酸体系以及Cu(II)/H2O2 体系. DNA 和牛血清蛋白的氧化损伤分别通过DNA 链断裂和蛋白质羰基化这两项指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汪海林课题组在DNA损伤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
利用体外评价方法(plasmid DNA assay)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直接观测相结合,研究原始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NTs)、纯化后的MWNTs以及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修饰的MWNTs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原始MWNTs对质粒的损伤较为严...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简称水环所)经过积极探索,反复试验,建立了适合土样和地下水样的微生物DNA提取纯化技术。通过不同类型微生物DNA基因片段不同的识别,确定微生物种类,具有先进性和准确性,免去了繁琐的、需时长的培养过程,能够原位反映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真实情况,可检出传统方法不可培养的微生物。
本文旨在探讨大田软海绵酸对人羊膜细胞DNA的损伤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用0、20、40、60、80、 100 nmol/L OA诱导FL细胞4h后,检测DNA损伤程度的彗星实验表明,OA对FL细胞DNA的损伤随染毒浓度的升 高而增加。蛋白免疫印 迹法显示凋亡相关蛋白Bcl一2、Bax和p53的表达与染毒浓度呈负相关;用100 nmol/L OA分 别诱导2h、4h、8h后发现,三...
基于生物催化和免疫原理的生物传感器在环境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了以核酸探针为识别元件,基于核酸相互作用原理的DNA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可用于受感染微生物的核酸序列分析、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检测以及污染物与DNA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环境污染监测中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核酸杂交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环境微生物和优先控制污染物(priorit...
本项目采用单克隆抗体与特定化学污染物的DNA加合物进行特异性结合,并利用高分辨、高灵敏检测器建立一种环境污染物DNA加合物的高灵敏检测法,应用此法研究特定环境体系中DNA加合物的生成过程,以探讨DNA加合物作为早期诊断、预测和安全评价的生物标记物。建立一种环境污染物DNA加合物的高灵敏检测法,应用此法研究特定环境体系中DNA加合物的生成过程,以探讨DNA加合物作为早期诊断、预测和安全评价的生...
本项目在国内外首创了一种非损伤性的125Ⅰ-后标记法检测环境污染物所引起的DPC,开发了彗星试验/蛋白质酶K消化法检测单个细胞水平的DPC,为环境污染物早期遗传损害的生物监测提供敏感、快速和便捷的生物标记物。证实了DPC可定量地反映铬和镍化合物对白细胞、肺、肝及肾等组织的遗传毒理。开展铬和镍引起DPC形成的机制研究,发现了与DNA交联的优势氨基酸,证实了蛋白质氧化参与于镍引起的DPC与致癌过程。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