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物理学 海洋化学 海洋地球物理学 海洋气象学 海洋地质学 物理海洋学 海洋生物学 河口、海岸学 海洋调查与监测
搜索结果: 346-360 共查到海洋科学相关记录14483条 . 查询时间(3.107 秒)
广东海洋大学初庆柱主持的科研项目。
化石资料显示,在距今6.35到5.39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海洋里,先后出现了许多形态独特的生物类型。它们包括多种不同形态的细菌,分类位置未定、身体周围长有不同形态的复杂装饰的大型疑源类,小至几十微米、大至数厘米的多细胞藻类,以及可能是动物早期祖先类型的生物。生物体的身体和各个发育阶段很难全都完整地保存为化石,有些仅保存了整体轮廓,有些保存了抗降解的细胞或组织结构,另一些则保存了它们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近日,国际著名地学期刊《地质学》(Geology)第49卷第5期刊发了我校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钟广法与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彭晓彤的合作研究论文“Transport and accumulation of plastic litter in submarine canyons—The role of gravity flows”。该论文揭示了利用载人深潜技术研究南海西北部一条海底峡谷内...
蛇纹岩富含水、卤素、稀有气体及多种微量元素,是俯冲带流体的重要来源,在全球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厘清俯冲蛇纹岩对弧岩浆的物质贡献,对于理解俯冲带物质迁移与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硼(B)同位素是俯冲蛇纹岩的一种有效示踪剂,中科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曾志刚研究团队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Glenn Gaetani研究团队合作,采用离子探针分析了冲绳海槽(琉球俯冲带)南部八重山地堑...
台湾-菲律宾地区受到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澳大利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周边发育多条俯冲带,形成了多板块俯冲系统,其内部的板块俯冲形态、软流圈速度场等与单板块俯冲系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同时导致复杂的碰撞造山过程及特殊的岛弧火山演化。而目前对上述地质构造现象的解释缺少关键的地震学证据。近年来,中科院海洋所董冬冬研究组范建柯副研究员与日本东北大学赵大鹏教授合作,利用国际公开的地震学数据,对台湾-菲律宾地...
2021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晚,在中宣部指导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专家评选的2020年度“中国好书”,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承制的2020年度“中国好书”盛典上揭晓,共有33种图书入选。我校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的科普著作《深海浅说》名列榜单。
近日,海洋所海洋大数据中心承担的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专项科研信息化应用工程“海洋科学‘科技领域云’的建设与应用”课题通过技术验收。该课题汇聚海洋所现有基础科学数据资源,整合存储、计算和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了海洋科学领域云平台,构建了综合集成、实时更新、时空覆盖面广、开放共享的多学科海洋科学信息化资源池。海洋科学领域云平台地址为https://cloud.iocasdata.com,包括...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卫星图像显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冰山A68,融化分解成“无数小碎片”,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A68在2017年从南极大陆分离出来时,覆盖了近6000平方公里的面积。
日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赵呈天教授团队关于纤毛运动调控机制研究的新成果以“Heme-binding protein CYB5D1 is a radial spoke component required for coordinated ciliary beating”(血红素结合蛋白CYB5D1是协调纤毛运动的新型辐条蛋白)为题,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PNAS杂志上。该研究不仅鉴定...
近日,中国力学学会第112次青年学术沙龙活动在三亚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深海力学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海技术创新研究院(筹)/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承办。力学所学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深海力学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国威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曲绍兴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力学处雷天刚处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
Runoff from Houston's 2016 Tax Day flood and 2017's Hurricane Harvey flood carried human waste onto coral reefs more than 100 miles offshore in the Flower Garden Banks, according to U.S. National Scie...
A team led b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researchers has discovered that deep-sea bacteria dissolve carbon-containing rocks, releasing excess carbon into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The findings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自主研发的“中科海开拓”系列3500米级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在南海获取单柱、连续、低扰动沉积物柱状样品15.83米,顺利通过海试验收,并入列“海洋地质九号”地球物理勘探船。
2021年4月16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阎军科研团队开创性研发且独有的“中科海开拓”系列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完成装备成果转化,近日正式入列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九号”地球物理勘探船。
As the researchers and crew aboard the research vessel Thomas G. Thompson continue to deploy biogeochemical floats in the western North Atlantic, the arrival of the first profile data marks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