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 院士相关记录92条 . 查询时间(0.372 秒)
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1年日本“3·11”地震,都导致大量房屋建筑倒塌、人员伤亡惨重,而有关房屋建筑的抗震、减震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在6月14日的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的学术报告中指出,地震不可避免,但可以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减轻地震灾害。 周福霖介绍,我国已成为世界地震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上世纪我国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占全世界的6...
杨文采,男, 1942年出生于广东, 1964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以后一直在地质矿产部门的研究机构从事地球物理研究。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发展我国应用地球物理学理论、方法及相关地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和有独创性的一些成果,为学科发展、地学研究与资源勘探等方面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万卫星,男,1958年生,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主任。从事空间物理研究,内容涉及电离层物理、电离层电波传播等领域。先后承担并完成了20余项国家重大重点基础课题及国防工程项目的研究,在电波广义射线传播理论、电离层扰动的高频诊断、电离层扰动地区特性、电离层与大气层的耦合、多尺度电离层过程的关联,电离层气候学与模式化研究、空间工程中的电磁波传播修正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
翟明国,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7年12月生于河南济源,籍贯河南济源。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82年、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前寒武纪地质和变质地质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
刘嘉麒院士, 1941年5月29日生,满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任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锺大赉院士,江苏无锡人。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构造地质领域的研究,致力于不同尺度构造研究的结合,深部构造与浅部构造、深部物质运动对地壳演化关系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长期领导中国沿海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 完成 “中国海地质构造及含油气性研究”,主编《中国海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1:200万)及专著《中国海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运用岩石圈板块大地构造理论,分析中国海地球物理场、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历史,指导油气勘探。作为中国第一个讲授地震勘探和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学者,积极倡导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推动油...
第8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sia-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年会(AOGS 8th Annual General Meeting)于2011年8月8日至12日在台北举行。应AOGS主席、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印度国家科学院院士H·古普塔(Harsh Gupta)教授邀请,陈运泰院士在大会开幕式的Axford讲座上做了题为“青藏高原东部近期重大板内地震破裂复杂性的...
我国著名地震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锡元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5月29日16时0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2010年12月1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简称AGU)秋季年会颁奖仪式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陈运泰院士以“其数十年来杰出的科学研究成果,为中国地震学与大地构造学研究的现代化所做的长期不懈的努力,以及对国际地球物理界的贡献”,被授予2010年度AGU“国际奖”。
近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简称AGU)公布,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简称IUGG)中国委员会主席陈运泰院士荣获2010年度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国际成就奖”。他是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2010年3月31日,嫦娥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会大厅给全所科技人员作了题为《深空探测与中国嫦娥工程》的学术报告,胡瑞忠所长主持了报告会。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欧阳自远院士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国内外深空探测的历史背景、探测历程和取得的科研成果。欧阳自远院士在报告中还总结了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在我国深空探测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包括30年的前期研究积累、10年...
智利8.8级地震后,许多人不由自主联想到不久前发生的海地地震和我国的汶川地震,并联想到电影《2012》中的情形,有人甚至感到世界末日似乎即将来临。网络信息显示,人们想知道,智利、海地和汶川这样的大地震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地震预报还有没有可能?带着这两个问题,《科学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许绍燮。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翟明国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汶川地震后,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地震与水库的关系,并对此有诸多不同的看法。这其中就包括汶川地震是否与三峡工程蓄水有关,是否与紫坪铺水库有关等问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