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宗教学 >>> 古代宗教 >>> 中国古代宗教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古代宗教相关记录37条 . 查询时间(2.315 秒)
萨满神偶     萨满神器  祭祀  萨满  萨满祭祀  神器       2023/3/27
神偶,即神的偶像。萨满神偶既是萨满教祭祀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宗教信仰的对象。是原始时期信仰萨满教的民族祈求神灵保佑,并根据自己的思维观念所想像的形象来塑造的。
刘清华副教授法文新著《皇城的天主教社区:北京北堂1688-1827》于2021年9月在巴黎麦松纳沃&拉罗兹出版社正式出版发售。该著共计472页、二十余万字,收录于“亚洲视野丛书”(Collection Asie en perspective)。
中国古代宗教纷繁复杂。因为佛教是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所以本文中的“宗教法”主要以佛教法为考察对象,没有涉及到道教法。
清代西部宗教立法主要表现为对藏传佛教立法和伊斯兰教立法。史学界、法学界和民族学界长期以来对该问题的研究澄清了一些较为重要的史实问题,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论题,但未将清代中国西部视为一个较为独立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以历史学方法为主,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清代西部宗教立法研究应当为,而且也能够为当代中国宗教法制理论发展与体制建构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体从松赞干布到墀德祖赞时止。此期唐朝佛教文化早期输入吐蕃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一是通过两位公主远嫁吐蕃时带入;二是派遣使者赴唐求取佛教文献;三是邀请汉僧进入吐蕃译经。文成公主是吐蕃翻译汉地佛经的倡导者。
与西方传统宗教具有外在超越性不同,普世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宗教则具有内在超越性。但这种超越的内在性并非之于心灵的内在,而是之于身体的内在。这不仅表现为中国古代宗教性发端于身体的神圣性以及该身体所内蕴的神人对话机制;表现为中国古代“感生崇拜”的宗教将“神人交感”还原为彻底身体性的“男女交感”, 实现了远古原始神话向古代文明宗教的转变;而且还表现为中国古代宗教基于对作为感生过程的“时”的神圣性的发现,为每...
辩中边论          2008/1/3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相品第一 稽首造此论  善逝体所生 及教我等师  当勤显斯义此中最初安立论体。颂曰 唯相障真实  及修诸对治 即此修分位  得果无上乘论曰。此论唯说如是七义。一相。二障。三真实。四修诸对治。五即此修分位。六得果。七无上乘。今於此中先辩其相。颂曰 虚妄分别有  於此二都无 此中唯有空  於彼亦有此论曰。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分别。於此二都无者。谓即於此...
如何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与宗教的关系,这是中西两大迥异的世界文化系统碰撞、交锋和相互诠释的根本问题,历来为中外学者所瞩目。在欧洲社会长达三百多年的所谓“中国礼仪之争”,在中国近代所谓的“国教之争”,以及近二十多年关于儒学是否宗教之争,都是因此而起。然而,不管看法如何纷呈,有一个根本问题是人们普遍感觉得到而又难于说清的,这就是,儒学虽非西方定义的那种宗教,却不能说没有宗教似的社会功能。故如何理解...
二  儒学之所以不是狭义的宗教,然而又有宗教一样的社会功能,并且是头脑与心灵、哲学与宗教的统一,原因就在于它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全面继承者。这种统一性就蕴涵在古礼之中,而不是儒学后天形成的。  诚如笔者早已指出的,中国是唯一从世界第一代文明延续下来的原生道路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根本特征是礼,整体属于礼文化模式,礼在中国是一个无所不包的独特概念,与今天所说的广义文化概念完全一致。1正是因此,中国古代并...
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大变化,人们的行为与旧有的操作系统逐渐失去了直接的以致用为目的关系。于是,如何恢复礼仪系统,就成了大问题。如果不恢复礼仪系统,文化就要改型断续。如果恢复礼仪系统,仅靠旧有礼仪规范的推行又行不通。于是,为了维护文化传统而不失序,又能使人们实际能够接受,就必须另辟蹊径。这就是从义理下手,挖掘古礼的价值系统,使之与新的社会条件结合起来,最终使整个社会重新回归到上下有等,亲疏有别...
这是讲祭礼中有关男女夫妇有别的礼节。君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站在阼阶上,夫人穿着礼服戴着头饰站在东房。夫人馈食进豆的时候,手拿着的是豆中间直的部分,而执礼之人接过时,却拿的是豆的底部。尸回敬夫人酒的时候,拿的是爵的柄,而夫人接爵时,拿的却是爵的脚。主人和主妇虽然可以直接用手相接,但互相授受时,仍是各拿着不同的部位。双方互相敬酒,回敬时,不能再用对方敬酒的爵,而必须重新再换一个。故这种礼节安排,是表示夫妇...
论儒家的宗教情怀(四)          2007/12/19
明儒王阳明把孔孟精神修养中的神秘主义说成是“良知”。他解释说:“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大学问》)这看上去好像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命底线,通常我们说“良知泯灭”也就是排除人性。那么,王阳明的神圣使命是什么呢?他自己认为就是“致良知”,即把人的本性或天性发挥至极限。在孟子那里,人的本性是善的...
论儒家的宗教情怀(三)          2007/12/19
继周公之后,孔子独创了以“仁”为本体的儒家伦理哲学体系,用以解释人类社会各种关系中理想的价值取向。但在另外一方面他仍然对传统的宗教抱有虔诚的态度,这是他思想体系中的一个不应被忽视的特点。他说:“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中庸》)他...
孔教运动的再估价(二)          2007/12/19
谭嗣同、唐才常等虽然认为吾儒可以称教,但他对旧有的、当时流行的孔教十分不满,因而要借助基督教的形式对它进行根本发放改造,实现其真正宗教化。面对基督教之盛况,谭嗣同分析孔教不振之缘由:  孔教何尝不可徧治地球哉!然教则是,而所以行其教者则非也。无论何等教,无不严事其教主,俾定于一尊,而牢笼万有;故求智者往焉,求财者往焉,求寿者往焉,求医者往焉。由日用饮食之身,而成家人父子之天下,寤寐寝兴,靡纤靡巨,...
孔教运动的再估价(四)          2007/12/19
(三)孔教运动尊孔,但不复古。一谈及孔教运动,人们马上联想到袁世凯、张勋的复辟活动,孔教运动为尊孔复古的反动逆流,似乎如同铁案不容置疑。诚然,袁世凯尊孔,这一点与康有为、陈焕章等可谓同调,但袁世凯并不赞同康有为所理解的孔教,张勋与康有为有过配合,然而他们是权宜上相互利用。康有为、陈焕章等人的错误在于利用官僚、政客推广孔教,先是利用光绪帝,继之利用袁世凯、黎元洪、张勋等等,使孔教运动背上政治投机主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