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土壤调查与评价”相关记录177条 . 查询时间(1.574 秒)
全国农区大部降水偏少 墒情不足范围扩大
全国农区 降水偏少 墒情不足
2025/4/9
2025年4月7日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虽然全国农区大部墒情适宜,但近期降水偏少,春季作物需水量大,环比墒情不足及干旱范围明显扩大。华北黄淮地区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67.65%,环比、同比分别下降7.45、9.17个百分点;2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74.50%,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05、5.13个百分点。西北地区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66.17%,环比、同比分别下...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团队
土壤地理 土地资源
2024/12/5

调查|| 陕西省耕地养分状况调查与评价(图)
陕西省 耕地 养分状况 调查评价
2024/8/21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18〕19号)要求,对陕西省293.434万hm2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及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状况进行调查、采样和检测,应用现代科学手段建立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基于此对全省耕地退化因素进行分析评价,为指导农业生产、培肥土壤保养耕地提供科学依据。
秋冬种期间全国主要农区土壤墒情(图)
秋冬种期间 主要农区 土壤墒情
2023/11/21
据墒情会商,目前全国大部分农区土壤墒情适宜,光热条件较好,总体利于水稻、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成熟收获。东北和华北北部春玉米早霜偏晚地区,华北南部、黄淮和陕西关中夏玉米可适当晚收,增产提质增效。华北蓄滞洪区墒情过多,部分地区仍有积水,可采用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或人工收割,应收尽收。南方西南南部、江南和江汉部分地区、华南大部墒情过多,在地作物旱地应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渍。晚稻适时喷施叶面肥,促进灌浆结实。...

调查||苹果园重茬连作土壤晾晒处理效果调查(图)
苹果园 重茬连作土壤 晾晒处理 效果调查
2024/8/26
近年来,以陕西洛川为核心的渭北黄土高原苹果老产区果园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受土地资源和稳定苹果产业面积保证果农家庭收入稳定的双重限制,老果园更新时难免出现重茬连作现象。长期重茬连作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结构失衡,植物更易受到病原菌侵染;土壤结构退化,养分比例失调,自毒物质积累以及根际微生态环境改变,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为探索重茬苹果园土壤晾晒处理后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菌群变化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一文带你读懂土壤三普(图)
土壤三普 土壤普查 概念
2024/12/9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成果:镉离子快速荧光传感技术
镉离子 荧光 传感技术
2023/3/3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科研成果:多参数农情采集系统
江西农科院 科研成果 多参数 农情采集系统
2023/4/4
为什么要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第三次 全国 土壤普查
2023/12/15
广西不同区域台湾桤木人工林土壤理化特征
台湾桤木 区域试验 土壤理化性质 丰缺状况
2021/7/6
为了探明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桂东、桂南、桂西、桂中4个区域试验点6a生台湾桤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其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台湾桤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状差异显著;不同区域台湾桤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状均处于中等变异程度,大部分偏向于较弱变异性。(2)不同区域台湾桤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它指标...
为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地类土壤有机碳和氮素积累状况及差异特征,分析了珠江源头区典型流域占马地不同退化地类(灌木林地、疏林地、耕地及荒草地)恢复治理后土壤剖面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密度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植被恢复16a后,6种恢复地类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累积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均为:荒草地、云南松疏林地、滇青冈林地、萌生栎类灌丛、板栗林地、坡耕地,剖面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