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人口经济学”相关记录716条 . 查询时间(2.948 秒)
人口的变化是一个国家基本国情的变化。人口变化趋势一旦形成,就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对人口变化进行前瞻性研判,并把人口问题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进行统筹谋划,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形成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加快从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数据,2022年总人口减少了85万人,是近61年来的人口首次负增长。这意味着我国的人口发展态势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变。近年来,有关人口负增长的研究相应地也多了起来。人口负增长常常与人口老龄化相伴随,这是人口最显著的变动,而人口的变动势必会对经济带来相应的影响。那么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而言,应该如何面对人口的变动?采取何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应对?
人才是各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各地政府试图通过制定各种形式的人才政策来吸引并留住人才。不过,关于人才政策实际效能的研究较为匮乏。
今年两会,人口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热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由于严格的生育政策和快速的经济发展相继作用,中国在过去四十余年经历了独特的人口转变过程。一方面,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很快享受了人口红利;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红利期较之大多数经济体更短,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越来越艰巨。
人口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也是经济发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近年来,我国快速的人口转变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从人口形势的发展变化看,人口因素还将在不同的方面对经济发展产生持续影响,因此,经济政策要关注人口形势变化引起的宏观经济波动。
人口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事关长远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对于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果已于近期公布。
从人口普查数据看新阶段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
人口普查 经济发展
2021/5/27
人口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事关长远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对于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果已于近期公布。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是举全国之力对基本国情进行的一次重要调查,这次人口普查恰处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不久前公布,对于此次人口普查所揭示的我国人口变化趋势,需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并高度重视其中的一些结构性矛盾,着力清除未来发展中人口因素可能设置的障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达到必要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以十足的成色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雄厚物质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这必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为一个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世界范围内,人口增长仍是基本态势,区域人口发展格局将持续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人口发展格局的变化趋势将继续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我国应积极化解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充分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促进我国的国际循环。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人口数量和质量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基本变量,“十四五”时期应立足形成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劳动力结构,加快完善扩内需的制度设计,探索形成以居住地为主的社区养育服务体系,降低养育成本;顺应人口流动规律,推进城乡要素双向、对等互融互通,促进健康和...
人口学方法的传承与演变——兼论中国人口学学科发展
人口学方法 人口分析 人口研究 学科发展
2021/4/21
人口学方法的传承体现在人口分析和人口研究两个方面,前者聚焦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后者注重人口系统内、外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互动机制。人口分析方法着重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方法的独特性塑造了人口学作为社会科学中偏重实证分析的学科属性;人口研究方法着重回答“为什么”和“会怎样”的问题,方法的交叉性使人口学成为一门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学科。从人口分析和人口研究两个方面对人口学方法的传承进行系统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