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生物学相关记录37588条 . 查询时间(3.64 秒)
从柠檬中得到的柠檬酸现在是用微生物发酵方法生产
生物催化剂——酶(图)     生物催化剂         2025/4/21
自从我们这个星球有了生物,酶就存在了。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生命无时无刻都不能离开酶,我们的生活也与酶的应用息息相关。远在四千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了利用大麦芽中的酶制造饴糖,利用发酵法酿酒,制醋和酱。但那时人们并不是有意的利用酶,是一种只知道结果,不知道原理的自然行为。人们在这种状态下使用了几千年的酶,在100多年前的1857年,法国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在研究酒精发酵时发现,把活的酵母与糖放在一起,在...
人类应用微生物的历史非常久远。远古时代,当人们采集的水果和粮食有了剩余的时候,便要储存,在储存过程中会发生变质,腐烂,有些产生了酒精而变成了‘酒’,人们在食用这些食物时发现了发酵食品的“美味”和‘酒’的“神奇”作用,便会逐渐有意无意地利用这种现象,这就是人类利用微生物的开始。经过长期的实践,慢慢地学会了发酵食品和酿酒,他们用陶罐、竹筒或皮口袋装上水果或粮食酿酒或制造酸奶,这是人类最原始的工业微生物...
古代微生物学(图)     古代  微生物学       2025/4/21
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微生物学知识。主要表现在用肥和防治农作物病害等方面。利用微生物提高地力。沤粪、翻土压青等,是劳动人民有意识的制造有机肥料,改良土壤,使地力“常新壮”的有效农业措施。制造有机肥料就是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生产技术。
高温灭菌法     高温灭菌法  巴斯德  杀菌法       2025/4/21
当时,法国的啤酒、葡萄酒业在欧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葡萄酒常常会变酸,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变成了酸得让人不敢闻的粘液,只得倒掉,这使酒商叫苦不已,有的甚至因此而破产。1856年,里尔一家酿酒厂厂主请求巴斯德帮助寻找原因,看看能否防止葡萄酒变酸。
狂犬病疫苗(图)     狂犬病  疫苗  巴斯德       2025/4/21
狂犬病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人和家畜被病犬咬伤之后,也会患狂犬病。它每年要夺走数以百计法国人的生命,当时没有疫苗,也没有免疫球蛋白,对付狂犬病,人们只能使用烧红的铁棍,19世纪的欧洲人相信,火焰与高温可以净化任一切事物,包括肉眼所看不见的细菌。当时只要是被动物咬伤的人们,都会被村庄中的壮汉们强压至打铁铺,请铁匠用烧红的铁棍去烙烫伤口,想藉此「烧」死看不见的病原,但如此原始、残酷的作法,并没有办法治疗...
团队现有固定成员10人,包括首席科学家1人,骨干4人,助理5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4人,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1名主要研究方向:面向畜禽及人畜共患疫病防控研究对实验动物的特殊需求,针对高等级大型农用实验动物落后这一制约我国疫病防控技术的瓶颈问题展开攻关,开发畜禽疫病防控用SPF级禽(鸡、鸭、鹅、鹌鹑)、猪、猫、犬、羊(及羊驼)等。丰富实验动物资源,形成我...
每年春天,路边总会冒出一些这样的紫色小花:有人叫它们紫花地丁,有人说是早开堇菜,那么它们到底都是谁?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重要人兽共患病与烈性外来病团队首席科学家步志高研究员,成员15人,包括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7人,博士后3人,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1人,“院级青年英才入选者”2人;在读研究生27名,其中博士生8名。依托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以及WOAH亚太区人兽共患病协作中心平台,围绕我国畜牧产业安全、公共卫生和...
提到春天的花,大家第一个想到应该都是迎春花吧,就连它的名字都是迎接春天的意思。春天+小黄花=迎春花也渐渐在人们心中达成共识,那么春天的小黄花都是迎春花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今天就先聊聊春天的小黄花重灾区——迎春花vs连翘。
蛇年说“蛇”:蛇皮果(图)     蛇年  蛇皮果  水果       2025/4/18
在繁茂的热带雨林中,隐藏着一种外形独特、口感鲜美的小众水果——蛇皮果。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听见这个名字,第一反应会有一丝怀疑和害怕,更别说吃了。那么,这个蛇皮果的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味道究竟如何呢?
蝗虫     蝗虫       2025/3/5
蝗虫是群居型的短角蚱蜢,是蝗科,直翅目昆虫。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其散居型有蚱蜢、草蜢、草螟、蚂蚱等叫法。蝗虫的起源,以及其某些种(有些可以长达十五厘米)的灭绝,至今仍不明了。
螽斯     螽斯  蝈蝈       2025/3/5
螽斯(longhorned grasshoppers)有时也被称为蝈蝈,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在40毫米左右,身体草绿色,覆翅膜质,较脆弱,前缘向下方倾斜,一般以左翅覆于右翅之上。后翅多稍长于前翅,也有短翅或无翅种类。雄虫前翅具发音器。前足胫节基部具一对听器。后足腿节十分发达,足跗节4节。尾须短小,产卵器刀状或剑状。螽斯的外表粗看很像蝗虫,看稍仔细便可以发觉,它们的身甲远不比蝗虫那样坚硬,更...
紫胶虫     紫胶虫       2025/3/5
紫胶虫是胶蚧科(Kerriadae)胶蚧属能分泌紫胶的一类介壳虫,全世界20余种,已鉴定到的种有18种,用于紫胶生产的有5种以上。中国有10余种,有记载的6种,有生产价值的包括中国紫虫(K.chinensis),紫胶虫(K.lacca),信德紫胶虫(K.sindica),榕树胶虫(K.fici)和田紫胶虫(K.ruralise)等5种,生产主要用种为中国紫胶虫。紫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主要成分...
蟑螂     蟑螂       2025/3/5
蟑螂的昆虫学名称蜚蠊,目前全世界约有4000种,我国已知160多种,其中大多数生活在野外,少数种类栖居在各类建筑物内,经常活动在室内的有5种:德国小蠊、黑胸大蠊、美洲大蠊、日本大蠊和澳洲大蠊。蟑螂一生要经过卵、幼虫和成虫3个发育阶,为不完全变态昆虫。雌雄成虫交尾10天左右,卵发育成熟,成团产于保护膜内,形成卵鞘。从卵鞘内孵化出的若虫,外形与成虫相似,经过5-13次蜕皮羽化为成虫。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