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非洲史”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2.624 秒)
华东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所的前身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非洲史研究室,成立于1985年,第一任研究室主任是艾周昌教授,1996起由沐涛接任。
郑州大学埃及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依托郑州大学世界史系、河南省重点学科郑州大学世界史学科、河南省高校哲学社科创新团队——犹太—中东史团队。现有研究人员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另有来自中国社科院、山东师大、内蒙古民族大学等单位的兼职研究人员5人。现负责人为陈天社教授。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埃及历史、政治、宗教与对外关系。目前已出版相关专著4部...
21世纪以来中国的非洲研究:成绩、困境与突破
世界政治 非洲研究 区域国别研究 研究范式 全球非洲研究学术共同体
2023/12/6
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使政府、企业、民间等多层面对非洲研究提出更高要求,学者回应积极,对非洲现状特别是政治和经济方面以及中非关系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但对基础研究有所忽略。除欧美学者外,非洲学者开始在国际学界拥有更大影响力,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国的学者也愈发关注非洲并参与学术交流,一个全球非洲研究的学术共同体正在形成。目前,学术界存在以白人学者为主的非洲主义范式、以非洲学者为主的大陆范式和...
古埃及国家的形成及其动力机制
古埃及国家 形成 动力机制
2023/12/6
古埃及国家的形成是人类历史上国家形成的典型案例之一。一般而言,农业革命是创建国家的前提和条件,古埃及也不例外。公元前5千纪上半期,下埃及出现了农业聚落,后来上埃及也逐渐采用农耕生产方式。尽管农耕聚落率先出现在下埃及,但埃及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却是由上埃及的先民创建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发展差异呢?
《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8卷本)(图)
《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王铁铮
2023/12/7
《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由我国知名阿拉伯史专家王铁铮教授主编,共8种,包括《埃及史》《阿尔及利亚史》《利比亚史》《摩洛哥史》《突尼斯史》《苏丹史》《毛里塔尼亚史》《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史》。
在青铜时代的北非地区,国家与部落是人类社会常见的两种重要组织形式,两者之间的交往互动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新王国时期,存在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国家与相邻沙漠中的利比亚部落之间的关系,往往呈现出“冲突模式”与“共存模式”之间的有机转换。究其原因,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和地缘格局等,都会成为影响该时期“农耕社会”与“部落群体”之间选择何种方式进行交往的重要因素。
当代埃及国家治理、市场治理与发展问题研究
当代埃及 国家治理 市场治理 《埃及2030愿景》
2023/12/7
1952年“七月革命”以来,埃及在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上遭遇挫折。从国家治理的宏观层面上看,埃及没有处理好公有部门与私有部门、保护劳工与吸引投资两大矛盾,使埃及既失去了计划经济的优势,又失去了市场经济的活力,造成公有部门低效,私有部门低迷。从市场治理的中观层面上看,埃及经济治理也不成功,私有部门发展面临“三殇”:私有部门企业建立和运营之“殇”、赋税制度之“殇”和司法与产权之“殇”。从国家治理...
巴西奴隶制时期黑人奴隶多数不能以法律认可的方式结婚,他们婚姻的合法性大多不被承认。但由于黑人奴隶有组建家庭的强烈愿望,且具备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组建家庭的客观因素,奴隶们在各种制约和限制下仍然建立了自己的家庭。黑人奴隶在非洲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下,适应了巴西奴隶制社会的现实环境,形成了部族内婚制、种植园内婚制和外婚制等奴隶所特有的择偶模式,并在组建家庭的过程中形成了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和扩大家庭等独特...
共治视域下托勒密埃及王后参政的嬗变
托勒密埃及 王后参政 共治 王位继承
2024/4/3
王后参政频现是托勒密埃及政治的重要特征。这一现象的出现尽管与法老时期王后参政的传统密切相关,但王位继承制度由父子共治向国王、王后共治的转变是促使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因。托勒密埃及的国王、王后共治大致经历了“名义共治”“平等共治”及王后对国王权威的“超越”三个阶段,他们在共治中多表现为夫妻共治,但也存在母子共治和特殊背景下的三人共治。
马穆鲁克王朝时期黑死病在埃及和叙利亚的传播及其影响
马穆鲁克王朝 黑死病 埃及 叙利亚
2024/2/2
马穆鲁克王朝延续267年,而黑死病肆虐长达60年。基于伊斯兰教,当时的阿拉伯人认为,瘟疫是真主对人类的考验,应以宗教虔诚坦然面对。因此,在黑死病广泛流行的埃及和叙利亚地区,并未发生同一时期欧洲爆发黑死病期间的鞭笞者运动和对犹太人的大规模迫害。黑死病造成马穆鲁克王朝人口锐减、经济衰退,尤其使马穆鲁克军队遭受重创,进而导致马穆鲁克王朝的土地政策、货币和贸易政策、社会公共政策、政教关系、乌勒玛与民众之间...
英国女性与早期埃及考古学(图)
埃及尼罗河 阿加莎·克里斯蒂 考古学
2022/7/27
新版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上映后招来许多批评声,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电影再次将观众带回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20世纪30年代的埃及尼罗河。1937年11月首次出版的这部长篇小说是阿加莎的经典之作,虽然在尼罗河上租用豪华邮轮旅行是少数人的奢侈,但“到埃及去”却是从18世纪末就弥漫于英国社会的时尚。其实在阿加莎的推理小说出版之前,另一位英国女作家阿米莉亚·爱德华兹1877年出版的《尼罗河上千里行》...
族群变迁是希腊化时代研究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西方学界对于希腊人与埃及人是否融合莫衷一是。近年来出版的纸草文献表明,托勒密二世在税制改革中划分出了拥有特权的“希腊人”,其中隐藏了希腊化的埃及人,或可称为“特权希腊人”。然而,学界将税制改革和族群变迁分开研讨,或专注于讨论税制改革在王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或单独考察希腊人或埃及人个体的族群认同。事实上,税制改革是“希腊人”特权群体形成的必要条件,官方文书中...
本书以南非北部的金合欢丛生之地为切入点,围绕边境开拓时期、殖民统治时期与种族隔离时期,从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研究视角构建了一部南部非洲的历史,揭示出一些人如何“以自然为手段赋予自己高于其他人的权力”。这是一本视角新颖、资料详实的研究著作,从中以小窥大,也能瞥见非洲大陆历史的缩影。
《尼罗河畔的曙光:古埃及文明探源》(图)
古埃及 文明探源 尼罗河畔
2023/3/29
古代埃及国家的诞生,要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之前。而尼罗河中下游地区有人类定居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以前,在气候变化的推动之下,生活在西撒哈拉地区的游牧部落逐水而居,逐渐迁移到北苏丹和埃及地区。而他们的后人,在经历了四千年的漫长岁月之后,在尼罗河畔修建起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建筑群,将人类文明推上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座高峰。本书的写作宗旨在于探讨和研究古代埃及文明起源及早期的历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