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理论法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99条 . 查询时间(2.875 秒)
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人工智能政策与伦理团队介绍
西南政大 人工智能
2024/3/19
人工智能政策与伦理团队组建于2018年,旨在回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关于建立并持续完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满足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体系和管控能力的战略需求。团队致力于人工智能政策与伦理辩证关系的理论证成、伦理风险规制与政策目标定位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探究在规避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消除人工智能创新障碍的基础上,保障人工智能政策持续引导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助力于最大...
中国古代社会疑罪处理初探
古代 疑罪处理 历史沿革
2016/11/25
我国古代的疑罪处理,奴隶社会初为"从神"后为"惟轻",古训"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对司法的影响重大;封建社会的主干为"罪疑从有惟轻",具体方式包括从轻、从赎、从赦,枝桠主要为从去、从滞、从却、从经、从神;从去、从轻、从赎、从赦符合文明发展趋势,从滞、从却、从经则精华与糟粕并存,从神充斥愚昧、野蛮。"疑罪谳议制"肇始于西周,自汉完备后为世代沿袭并不断完善。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政府专项工作考察
地方人大常委会政府监督专项工作
2016/11/25
在全国范围内,县一级地方人大常委会每年审议的政府专项工作总计逾万项,但自2007年以来,被地方人大常委会否决的政府专项报告仅寥寥数件,各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政府专项工作的监督相对偏软的态势凸显无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监督法》设置的监督措施缺乏刚性,以及责任条款不够清晰。笔者认为,应当在人大对政府专项工作的监督中引入"票决制"以增加监督的刚性;在地方法规层面,应设置详细的归责机制,进一步增加监督的效...
分别侵权责任的类型化分析——基于因果关系的视角
分别侵权 复合因果关系 混合责任
2016/11/25
《侵权责任法》将数人侵权划分为共同侵权和分别侵权。从复合因果关系的角度出发,分别侵权可以划分为择一因果关系型、累积因果关系型、共同因果关系型和混合因果关系型四类。前两种类型仍然以连带责任为原则,后两种类型则须根据对因果关系结合形态的进一步考察,区分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同一层次与不同层次、并发原因与继发原因、简单联合与复杂融合以及原因关联与结果关联等因素,分别采用连带责任、按份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
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是要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因此,社会发展与人的解放是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基本维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最伟大的运动,最根本的就在于它前所未有地推动了以生产力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先进社会制度取代落后社会制度的目的也在于此。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的元素应该是“发展”。民主、法治不仅是现代社会治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式,也是人类认同和追求的基本目标和基本理念...
改进内幕交易追责方式(图)
内幕交易 追责方式
2013/8/6
在信息形成过程中因对信息的确定性产生变化而出现判断上的反复属正常情况,不能因此而否定行为人进行内幕交易的主观意志,也不能因卖出行为发生在敏感期内就能跳出内幕交易的框架,逃脱法律制裁。当然,这类内幕交易行为的获利是应归入纯粹的交易所得还是因内幕信息引起的价格变动所得,还需探讨。
技术、制度并举治理UGC侵权(图)
技术 制度 UGC侵权
2013/8/6
虽然UGC对信息传播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由于用户可以创造并任意上传信息,致使其内容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受到质疑,并带来许多法律问题。随着UGC网站的增多,著作权人保护自己权益的难度加大。在这种困境下,UGC网站是否应当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如何让法治成为信仰?在人治传统根深蒂固的中国,这的确是个难题。信仰法治,关键是要消除人治。因为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以及人治背后的封建文化,正是人治封建传统阻碍了法治。破除封建人治意味着,不仅要破除封建特权的思想,还要触动某些特权者的利益,不仅要建立平等民主的文化制度,还要清除封建等级制的思想基础。应该看到,社会不会自动接受法治,特别是当法治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自然会选择已经习惯...
Intention to Create Legal Relations and the Reform of Contract Law: A Conservative Approach in the Modern Global Era
Intention to Create Legal Relations Consideration Contract Theory Contract Law
2013/9/16
This paper is partially to refute the submissions by Gulati’s article recently published on Beijing Law Review which proposes abandoning the requirement of proving intention to create legal relations ...
论“理想言谈情境”下的行政参与制度
理想言谈情境 行政参与 正当法律程序
2012/11/14
现代法治原则之下,为实现行政参与权利的充分、有效实现,最佳做法是为利害关系人参与行政过程营造一种“理想言谈情境”。“理想言谈情境”强调参与的平等性和参与后意见表达的自由性,由此,“理想言谈情境”下的行政参与应同时满足“在场性”和“参与实效”两项标准。前者可通过“听证”和“陈述及申辩”权的维护得以实现;后者的实现则有赖于“程序性权利”、行政公开、“禁止片面接触”原则的落实和相关配套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关于“大调解”和“能动司法”的思考
“大调解” “能动司法” 思考
2012/11/14
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并用与联动,形成“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加强调解机制,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是中国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推进“大调解”时,应当注意我国社会转型的法治需求,通过司法建立规则;注意法院活动的独立性,实现对行政权力的法律制约;注意司法程序的正当性,维系和发展司法改革的成果;注意维护审判权威,防止对司法公信力的损害;注意区别情况,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注意防止过分强...
机关法人、机关犯罪、行政主体乃至行政法人等法律或法学概念,以及一系列以国家机关为原告的名誉侵权案、敲诈勒索政府案司法判决表明,我国公法与公法学体系欠缺清晰的“法学国家观”。在大陆法系国家,建构法学国家观的任务主要是由国家法学特别是19世纪后半期形成于德国的国家法人说完成的。国家法人说在国民主权原理的宪法秩序下受到过批判或否定,但“国家法人”这个以法秩序的统一性为目标的法技术概念及其背后的法学思考方...
理性范式及其对中西宪政的文化制约
宪政文化 理性 普遍理性 意向性思维
2012/11/12
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原始习得和传来因素而形成的、有支配力的精神统一体,其社会功能主要在于为文化共同体成员提供交流平台。文化研究是以认识论为核心的思维结构研究。从发生学和文化本质论的角度分析现代立宪主义可知:西方宪政文化是普遍理性在人类社会结构的表现形式,儒学文化由于普遍理性的缺失并未自生自发形成宪政文化。从一种过程和事业的角度看待宪政法律,应该从理性培育和法制保障两个角度践行宪政。
从政治哲学视角来看,私人自治具有个人性与消极性,即为一种个人自由与消极自由,而非集体自由与积极自由。私人自治的原则化实系国家向私人让渡部分立法权,使私人分享立法权,成为立法者,得藉其自主的立法行为创设规律私人关系的规范;国家虽然也要控制私人立法质量,但法定的控制规范较为形式与空洞,私人的立法意志而非国家意志才具有至尊地位。这同时也说明是私人意志而非国家意志才是法律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根源。为保障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