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半导体技术 >>> 半导体测试技术 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器件与技术 集成电路技术 半导体加工技术 半导体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学术机构 半导体技术相关记录130条 . 查询时间(0.406 秒)
中科院半导体所高性能集成电路实验室长期从事高速电路研发。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研究方向就集中在高速数模混合电路。八十年代初研发新型高速D/A转换器,八十年代中研发出10ns的12X12位高速数码乘法器,九十年代起将八十年代初研发的高速D/A转换器单片集成化,实现超高速工作,之后开展了系列的高速转换器及高速DDS芯片的研发。这些工作先后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二次、国家发明三等奖一次、北京市科...
高速电路与神经网络实验室的学术积累来自半导体所20世纪70年代末由王守觉院士组建的新器件、新电路研究室的多值、模糊逻辑电路、高速数模混合电路、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及硬件化系统研究、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等科研方向的系列研究成果。实验室将在这些基础上结合当今科学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开展高性能集成电路研究,开展神经网络图像处理与识别研究,开展以半导体微电子技术、连接主义(...
1956年,在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半导体科学技术被列为当时国家新技术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为了创建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基地,国家于1960年9月6日在北京成立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开启了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材料科学研究所(教育部发光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与开发,“发光材料与器件”这一研究方向是南昌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 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要研究基地。中心研究工作涵盖发光材料制备、发光器件制作、发光材料生长设备开发研制、发光器件应用等方面。中心先后承担了 863 项目、国家基金项目、电子发展基金项目...
系统分析与集成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批(2005年)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现有教授5名、具博士学位的教师9名,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入选国家及浙江省人才工程培养计划多人。近年来,学位点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浙江省科技重大专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并与企业广泛开展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该学科学术骨干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以及出版的专著、教科书,在...
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2年由福建省科技厅立项,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服务于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咨询等工作,是对国内外技术交流的窗口,旨在促进我省集成电路设计水平的提高,改善投资环境。工程中心座落在厦门大学科技园,加入了SYNOPSYS和CADENCE公司的大学计划,具有完善的软硬件教学科研环境。工程中心目前在职科研人员12人,流动研究人员7人,研究生超...
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心”)组建于1992年,主管部门为教育部、江苏省科技厅,依托于东南大学。中心1995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2000年、2007年分别获国家科技部评估再建设支持。中心设立系统芯片(SoC)、功率集成电路(PIC)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三个研发方向,建有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等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成立于2010年10月,由我校集成电路设计专家段吉海教授创建并任所长。其前身是段吉海教授于2005年8月创建的“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室”。该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共50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在读研究生40余人。其中博导2人,硕导10人,...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系有着源远流长的学术渊源,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由著名物理学家黄昆院士领导在北大物理系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 北京大学微电子系在中国微电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辉煌的历史。在20世纪七十年代研制出我国第一块三种类型包括硅栅N沟道1K MOS DRAM,是我国微电子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源地之一。
“广西混杂计算与集成电路设计分析重点实验室”是在“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7)和“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2008)基础上建立,于2010年通过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评定,成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目前实验室主任为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吴尽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马建国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新加...
《半导体光电》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最早全面报道光学、光电子和半导体技术的专业性科技期刊之一。 在报道重点上,本刊秉持以光电器件为主体、以材料、结构及工艺为基础,以光电器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为先导的选题原则。 栏目设置:动态综述,光电器件,材料、结构及工艺,光通信,光电技术应用。
系统分析与集成学科点是新浙江大学成立以来建立的首批新兴交叉学科之一,本学科点于2000年在原有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基础上建立。它也是全国8个硕士点之一。该学科在高起点、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中,积聚和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学术水平较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11名(博士生指导教师10名)、副教授9人,其中45岁以下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
上海市集成光学技术研究中心是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沪科(2003)第008号】,并资助成立的对外开放的集成光学技术工艺加工与测试封装平台,提供集成光电器件工艺加工与测试封装服务。本中心位于上海市长宁路865号,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是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在上海微系统所原建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工艺平台”的基础上经过改...
1956年,在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半导体科学技术被列为当时国家新技术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为了创建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基地,国家于1960年9月6日在北京成立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开启了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是1990年9月15日经中国科学院批准,1991年3月正式向国内外开放的院级重点实验室。前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别为林兰英院士、蒋民华院士、王占国院士;实验室第一、二届主任为王占国院士,第三届主任为陈诺夫研究员,第四-五届主任为陈涌海研究员,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刘峰奇研究员。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国际半导体材料科学前沿和要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半导体材料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