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 >>> 细胞免疫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细胞免疫学相关记录132条 . 查询时间(3.916 秒)
实验室在中华绒螯蟹中鉴定一个生物钟蛋白隐花色素(EsCry)并明确了其作为生物节律蛋白调控细胞因子合成的机制。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国科学院Top 1区,IF=8.2)上发表。赵心愉,黄姝,张鹏为论文第一作者,宋林生教授和王玲玲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探索了衰老免疫系统是如何促进肿瘤生长的,为癌症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见解。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科学》杂志上。
德国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食盐中的钠离子能增强免疫细胞CD8 T应对癌症的“战斗力”。相关论文发表于28日出版的《自然·免疫学》杂志。
2024年6月12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衰老研究所研究员Ranjan Sen课题组,首次揭示了衰老对免疫细胞中三维染色质组织的影响,并将其与B细胞的发育和其前体细胞的功能联系在了一起,展示了基因组学和三维染色质研究在揭示衰老机制方面的巨大潜力,提供了一种未来开发抗衰老疗法的可能方向。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
印度一家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正在生产一种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方法——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简称CAR-T疗法)的本土版本NexCAR19。CAR-T疗法由美国首创,主要用于治疗血癌,并在过去几年中蓬勃发展。印度CAR-T疗法的成本是全球同类商业产品的1/10。
法国科研团队在巴黎内克尔儿童医院开展联合研究,发现了一种血液标记物,可有效预测Ⅱ型糖尿病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近期的《循环研究》杂志上。
近日,实验室在长牡蛎中鉴定了一个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gNCAM)并明确了其能作为免疫识别受体参与抗细菌免疫应答。研究成果在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F=8.2)上发表。乔雪博士和刘聪辉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宋林生教授和王玲玲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2023年3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吴学锋团队在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Tumor Suppressor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Sustains Dendritic Cell Tolerance through IL-10 in a β-Catenin Dependent Manner”的研究论文,研究...
2023年3月24日,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叶菱秀团队在Science Immun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DNA Repair Mechanisms That Promote Insertion-Deletion Events During Immunoglobulin Gene Diversificatio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鉴定了在抗体多样化过程中低频率DNA片段插入事件和±1bp缺失或插...
2023年3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王颖研究团队联合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和中科院杨琛教授团队等在国际学术期刊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题为“Accumulation of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reprograms glucose metabolism in CD8+ T cells with enhanced effector fun...
2023年2月16日,王静研究员课题组及临床合作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Oxidized mitochondrial DNA induces gasdermin D oligomerizatio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通过双光子活体成像捕捉到中性粒细胞在活体狼疮小鼠肾小球毛细血管释放DNA的...
2022年6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吴学锋课题组等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在线发表题为“Vps33B controls Treg cell suppressive function through inhibiting lysosomal nutrient sensing complex-mediated mTORC1 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揭示...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和在全球引起青壮年残疾的最重要病因。T 淋巴细胞主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攻击髓鞘,累及视神经、脊髓、脑干、脑室周围白质等部位,导致视力异常、肢体运动障碍和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MS的核心机制源于T 淋巴细胞失去自身免疫耐受。 但是其触发因素,部位,以及如何维系自身反应性和驱动疾病进展的机制不清楚。因此,当前没有治...
从苏格兰首次报告5例患有不明原因重症肝炎儿童开始,截至目前全球已报告超过500例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病例。大多数患儿早期出现胃肠道症状,随后发展为黄疸,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所有患者均为16岁以下儿童,估计10%的儿童需要肝移植。
2022年4月18日,由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陈国兵教授、罗钧洪教授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丰教授领衔、多单位科研团队合作于Nature Aging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了论文《Multidimensional single-cell analysis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 reveals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immune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