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工学”相关记录90996条 . 查询时间(6.859 秒)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2/18/20252181010320.png)
中国科学院研究提出全新高活性产氢催化剂稳定策略(图)
活性 催化剂 能源
2025/2/18
氢能被认为是未来全球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高效、稳定、低成本的氢能生产已成为能源科技发展的关键挑战。2025年2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周武团队与北京大学教授马丁团队合作,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Shielding Pt/γ-Mo2N by Inert Nano-overlays Enables Stable H2 Produc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了全新的高活...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2/18/202521810825584.png)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提出金属-碳化钼体系“选择性部分重整”制氢新技术(图)
金属 高温 催化剂
2025/2/18
2025年来,生物乙醇因可再生性、高含氢量及良好的储运安全性,成为备受关注的绿色制氢原料。而传统的乙醇-水重整制氢技术存在两大难题。一是该过程通常需在400℃至600℃的高温条件下进行,能耗高且难以避免乙醇分子C-C键断裂导致的CO2排放;二是现有催化剂易受到积碳和烧结失活的影响,限制其工业化应用,难以兼顾催化效率和长期稳定性。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2/18/2025218101239963.png)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构筑用于压力传感的绿色、超弹多孔新材料(图)
压力 传感 材料
2025/2/18
当前,可穿戴电子产品、人机界面、智能检测等领域对响应外部机械刺激并提供实时信息的压力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大。常见的压力传感器为电容式,且结构相对简单,由两个平行导电电极板和中间的弹性介电层组成。其中,弹性介电层所用材料包括聚烯烃、聚氨酯、聚酰胺和聚二甲基硅氧烷泡沫等。这些石化基材料存在原材料不可再生、产品不可生物降解、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发可生物降解的绿色、超弹新材料。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2/17/2025217123029265.png)
中国科学院用于构筑高性能压力传感器的模量梯度离子导电水凝胶构建策略提出(图)
高性能 压力传感器 离子
2025/2/17
柔性可穿戴压力传感器具有优异的响应性和复杂曲面适应能力,在健康监测和智能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而受限于材料本身的均质结构,传统的压力传感器难以同时实现高灵敏度和宽压力检测范围。梯度结构离子导电水凝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策略,但如何通过简便方式构建梯度结构离子导电水凝胶面临挑战。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主观认知下降老年人记忆提取客观损伤的神经机制
认知 损伤 神经
2025/2/17
老年认知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等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主观认知下降是自我报告的认知能力下降,但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正常,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极早期阶段。有研究从分子影像、静息态fMRI等角度发现,内侧颞叶和控制网络可能是主观认知下降病理影响的重要脑区。但是,缺乏高敏感性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框架,无法明确这些脑区异常是否导致客观认知受损。同时,临床分子影像和静息态fMRI仅可以描述损伤位置,无...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2/17/2025217144125275.png)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冷/热胁迫下膜流动性变化影响叶绿体蛋白稳态新机制(图)
流动 蛋白 损伤
2025/2/17
光合作用作为地球生命活动的基础过程,在能量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有害副产物即活性氧。这些活性氧破坏脂质膜结构,损伤膜整合蛋白尤其是光系统II核心蛋白,进而影响光合作用效率和植物生产力。因此,在环境条件波动下,及时修复光系统II蛋白对维持光合系统稳态具有关键作用。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2/18/2025218102015873.jpg)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宁波材料所在高性能梯度水凝胶压力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高性能 压力传感器 离子
2025/2/18
柔性可穿戴压力传感器因其优异的响应性和复杂曲面适应能力,在健康监测、智能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是,受限于材料本身的均质结构,传统的压力传感器难以同时实现高灵敏度和宽压力检测范围。梯度结构离子导电水凝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策略,但如何通过简便的方式构建梯度结构离子导电水凝胶,仍然面临挑战。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2/17/2025217144927313.png)
中国科学院基于DNA折纸结构酶级联反应器的肿瘤化动力治疗研究获进展(图)
结构酶 反应 肿瘤 治疗
2025/2/17
2025年2月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宝全团队在基于DNA折纸结构酶级联反应器的肿瘤化动力治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DNA origami–based enzymatic cascade nanoreactor for chemodynamic cancer therapy and activation of antitumor immunity为题,在线发表在《科学进展》...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2/18/2025218102721609.png)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Chanhong Kim研究团队以突破性报告(Breakthrough Report)形式在国际权威期刊The Plant Cell上发表题为"Temperature-driven changes in membrane fluidity differentially impact FILAMENTATION TEMPERATURE-SENSITIVE H2-me...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2/17/2025217145738852.png)
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研制出超导双光子空间符合计数器(图)
超导 光子 空间
2025/2/17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与李浩团队在面向多光子空间符合探测方面取得进展。2025年1月3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具有组合时间逻辑和幅度复用的超导纳米线双光子空间符合计数器》(A 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two-photon coincidence counter with combinatorial time logic and amplitude mul...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2/17/2025217145342521.png)
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制备出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多层堆叠二维聚苯胺晶体(图)
导电性能 晶体 光谱
2025/2/17
导电聚合物是具有导电能力的有机聚合物,包括聚苯胺、聚噻吩和聚吡咯等,被认为是可能取代传统半导体和金属的有机材料。导电聚合物生成成本低、密度小、成膜性能好、机械柔韧性更高,具备更广泛的化学功能性,有望成为制备下一代有机电子器件的核心材料。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2/17/202521714594734.png)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短形式白介素18的抗肿瘤功能和机制(图)
肿瘤 细胞 活性
2025/2/17
2025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孟广勋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刘辰莹课题组合作,在《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Short IL-18 generated by caspase-3 cleavage mobilizes NK cells to suppress tumor growth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肿瘤细胞内由Casp...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2/18/2025218102930916.jpg)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数据驱动视角下的海湾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图)
数据 污染 木材
2025/2/18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广泛存在于河流、湿地、湖泊、水库、地下水、河口和海湾等各类水体环境中,其来源既包括化石和木材燃烧等人为源,也包括生物代谢、火山喷发等自然源。海湾是一类在区域尺度上受沿海城市化过程影响最为敏感的环境指示器,其PAHs的浓度、种类组成等污染特征存在时空差异,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区域化石燃料利用特征与变化趋势。对污染特...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2/18/202521884241480.png)
中国科学院分子筛活性中心具体位置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图)
分子 活性 催化剂
2025/2/18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邓风团队、香港理工大学曾适之团队、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发表了关于H-ZSM-5沸石分子筛催化剂中活性中心落位的重要研究进展。该团队发展了基于中子粉末衍射-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固体核磁共振(NMR)的联用技术,结合探针分子吸附,精准确定了H-ZSM-5沸石分子筛催化剂中骨架Al原子的具体落位,揭示了H-ZSM-5沸石分子筛中活性位的具体位置及其与探针分子、反应...
“油茶籽油风味和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科技成果通过评价
油茶籽油 风味品质
20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