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遗传学 >>> 发育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发育遗传学相关记录110条 . 查询时间(2.078 秒)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超过半数人口提供主食。籽粒大小和重量是决定水稻产量的核心性状,因此挖掘种子大小关键调控因子,解析其分子机制,将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分子靶点。表观遗传修饰因子、转录因子等参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调控,在种子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转录调控途径中,组蛋白修饰因子、中介体复合体与转录因子如何协同调控种子大小和产量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永清(现为湖北大学教授)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胡理研究组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了题为“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reduced nocifensive sensitivity in autism-associated Shank3 mutant dog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证明了孤独症家犬模型存在...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在维持能量平衡和细胞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5年来,研究发现当神经元的线粒体经历长期压力时,不仅影响神经元本身,还通过信号传递影响其他组织,调节全身代谢功能。
杂种坏死是一种在植物杂交后代中常见的遗传不亲和现象,表现为叶片坏死、生长迟缓和不育等症状。杂种坏死的发生严重阻碍了优良性状的聚合,限制了新品种的培育。早在一百年前,育种家便发现了小麦中的杂种坏死现象,并发现其受一对互补基因Ne1和Ne2共同调控。2021年,三个独立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Ne2基因,发现其编码一个NLR类型的抗病蛋白(Yan et al., 2021; Si et al., 2021a...
2025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刘志勇研究组在《科学》(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asz1 is required for both inner hair cell fate stabilization and outer hair cell surviv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锌指转录因子Casz1在听觉毛细胞命运稳定与生存维持中的双重作用,解析了Casz...
2025年2月1日,《细胞》(Cell)推出“Cell Line: 2014–2024”,重点展示了该期刊2014年至2024年期间发表的一系列杰出科学成果,包括里程碑式的论文和重要的综述文章。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水稻从头驯化(李家洋研究组)和抗病小体功能(周俭民研究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
雄性动物睾丸的主要任务是产生精子。精子发生过程包括精原细胞自我更新、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精子变形等高度保守的机制,且在物种间高度保守。同时,每个物种的精子发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以适应该物种独特的生存与繁殖需求。维持这些过程的分子机制涉及一些关键保守基因,而这些核心基因表达程序确保配子的正常形成。
由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s)和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es)组成的神经元连接,是神经环路的基本构件,是复杂生命活动的基础。电突触介导的电偶联调控神经元之间的同步化活动,对神经系统信号传递至关重要,但特定神经元之间如何建立电突触连接并不清楚。
近日,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黄超老师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Cell子刊,5年平均影响因子20.1)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PM:Rapid Detection of Chloroplast RNA Editing Efficiency”的实验技术性文章,该文章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建立的一种简便快速检测叶绿体RNA编辑效率的新技术。
2024年12月16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团队发布了“环境智能型高产-稳产作物设计育种新策略CROCS (Climate-responsive optimization of carbon partitioning to sinks)”,该项研究进展于北京时间2024年12月14日在国际顶尖杂志Cell发表,题为“Engineering source–sink relations...
肠道微生物种类数量繁多,其包含的基因组数量超过人类基因组的150倍,对宿主健康和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微生态失衡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并加速衰老进程。2024年来,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如益生菌补充、粪菌移植)干预健康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活菌定殖及移植相关风险,微生物直接干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挑战。因此,探索微生物源分子调控宿主健康和衰老的机制成为重要的研...
两系法杂交稻是我国首创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三系法相比,两系法具有一系两用的特点,简化了育种流程。两用核不育系不受恢保关系限制,配组自由,稻种资源利用率高、选配优良组合机率高,成为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极大推动了杂交水稻的发展。最新的农村农业部全国农作物推广数据显示两系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到杂交水稻总面积的50%左右,其中超过95%的温敏两系杂交稻组合都是由含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tms5...
探索蛋白自然多样性是理解蛋白功能和蛋白工程改造的关键。环境DNA蕴含海量蛋白序列空间,远超出当前任何数据库容量。利用这些序列需要对专一功能蛋白进行目标性注释而不是广义分类。2024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李小方研究员团队以“Exploring protein natural diversity in environmental microbiomes with Deep...
葡萄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多年生水果作物,可作为水果食用或作为酿造葡萄酒的原材料,已有逾万年的驯化历史[1],并且在驯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有害突变[1-3]。由于育种周期长,育种性状的遗传学研究不深入,遗传转化体系不成熟,尚未广泛应用多组学与人工智能等革命性技术,葡萄的生物育种体系明显滞后于一年生粮食作物。以往的研究由于技术限制,结构变异尚未得到充分研究,而他们对性状的影响至关重要[4-7]。此...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团队鉴定到3个控制陆地棉叶绒毛的主效位点,并系统解析了其调控叶绒毛发育的遗传机制,为解析棉花表皮毛和纤维发育提供了新见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