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空间天文学”相关记录325条 . 查询时间(0.862 秒)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为中山大学成功研制我国新一代地基近红外天文望远镜(图)
红外 天文望远镜 集成
2024/11/29
2024年1月27日,长春光机所光电探测部为中山大学研制的80厘米近红外天文望远镜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研究基地完成集成测试并投入使用。在“长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团队”带头人王建立带领下,仅用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望远镜设计、加工和集成装调。望远镜采用无人值守、远程自动化运行模式,是我国当前唯一正式投入观测运行的地基近红外天文望远镜。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福建物构所锰基有机金属卤素杂化闪烁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图)
有机金属 X射线 探测
2024/11/24
X射线探测技术在航空航天、公共安全监测、疾病诊断、异物检测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闪烁体作为X射线探测核心器件,是一类可以将高能辐射(如X/γ射线、α/β粒子、中子)转化为可见光或近可见光的材料,高效闪烁体需要具有高产光率、高能量分辨率、快速响应时间、灵敏的电离检测以及出色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面对这一需求,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郭国聪/郑发鲲团队在系列锰基有机金属卤素杂化闪烁体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通过压力调控激子输运显著提升二维钙钛矿紫外光电响应(图)
二维钙钛矿 紫外 光电
2024/11/8
2024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动力学研究室超快时间分辨光谱与动力学研究组(1110组)金盛烨研究员、田文明研究员团队在压力调控二维钙钛矿激子输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利用压力调控的方法,成功抑制了<110>型二维钙钛矿(API)PbBr4中自由激子(FEs)到自陷激子(STEs)的转变,并实现二维钙钛矿紫外光电响应提升5000倍。
中国科学院“天关”卫星发布首批科学成果(图)
卫星 空间 X射线
2024/11/1
2024年10月31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行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天关”卫星)在轨交付仪式暨成果发布会上,“天关”卫星展示了其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自2024年1月9日成功发射以来,“天关”卫星以其卓越的X射线探测能力,探测到多种类型的暂现天体,并捕捉到几例可能的新类型暂现源,成功获取了由中国自主研制设备观测到的首张全天X射线天图,标志着X射线时域天文领域进入了新的时代。
中国科学院大学光电学院孟祥悦课题组在X射线探测器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光电 孟祥 X射线 探测器
2024/12/6
X射线探测在医学影像、安检、工业无损探测等领域应用广泛。卤化物钙钛矿X射线探测器因具有更大的载流子迁移率-寿命乘积、灵敏度高、检测下限低等显著优点而引人瞩目, 然而铅基钙钛矿的毒性问题,以及内部离子迁移显著, 导致其稳定性较差。在无铅钙钛矿材料中,卤化锡钙钛矿材料因其高X射线衰减吸收系数、高电荷载流子迁移率、低激子结合能、高离子迁移活化能而在辐射探测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人们对卤化锡钙钛矿的...
上海高研院在X 射线闪烁体编码成像探测器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图)
X射线 成像探测器 性能
2024/11/24
随着医学成像、X射线无损检测和高能粒子检测等方面研究和应用的快速发展,对高分辨率透镜耦合闪烁体成像仪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由闪烁体出射界面两侧折射率差异导致的图像细节衰减,阻碍了闪烁体成像探测器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新疆天文台一项成果荣获IOP出版社“中国高被引论文奖”(图)
X射线 恒星 演化
2024/9/18
2024年9月12日,新疆天文台脉冲星团组高志福研究员收到通知,他所指导的学生邓竺龄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题为“Evolution of LMXBs under Different Magnetic Braking Prescriptions”(ApJ, 2021, 909, 174)的文章荣获英国皇家物理学会出版社(IOP Publishing)...
上海有机所在自噬受体蛋白STBD1介导糖原自噬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蛋白 分子机制 X射线
2024/9/14
糖原作为哺乳动物细胞内储存葡萄糖的主要形式,是细胞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之一。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糖原的分解代谢主要包括两条不同的途径:(1)胞质糖酵解过程;(2)溶酶体依赖的糖原自噬过程(glycophagy)。糖原的分解代谢对于维持血糖平衡、细胞能量供给至关重要,其异常与众多的人类疾病密切相关,例如庞贝氏症(Pompe’s Disease)。庞贝氏症是一种由于溶酶体酸性葡萄糖苷酶功能缺陷导致糖原在溶...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通过在轨测试总结评审(图)
卫星 测试 X射线成像
2024/8/8
2024年7月22日,EP卫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会在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院机关、工程两总、首席科学家及相关系统人员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卫星系统、地面支撑系统和科学应用系统分别对在轨测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汇报,经与会专家和人员充分的讨论认为:EP卫星按照在轨测试大纲的要求,完成了卫星平台、有效载荷、地面支撑系统和科学应用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测试内容完整、过程规范、记录准确、数据完整有效;卫星平台与有...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发现目前宇宙最高能量伽马谱线(图)
宇宙 伽马谱线 电子 射线
2024/8/8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怀柔一号”极目卫星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河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伽马暴中发现能量高达37兆电子伏的伽马射线谱线。这是迄今观测到的宇宙天体产生的能量最高、证据最确凿的谱线。这一成果为破解伽马暴及相对论性喷流产生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
中国科学院“拉索”首获W51区域宇宙线加速极限关键证据(图)
宇宙 结构 射线
2024/8/8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正式发布了W51复合区域高能伽马辐射的精确测量,认证其为超高能宇宙线加速天体,并获得其加速宇宙线最高能量极限证据。2024年7月16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拉索”国际合作组完成。
上海光机所在干涉仪绝对标定方法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光电 元件 空间探测
2024/8/15
2024年7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端光电装备部研究团队在基于功率谱密度分析的干涉测试绝对检测方法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Interferometer Testing with Absolute Surface Calibration and Power Spectral Density Analysis”为题发表于...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证认出229颗早型速逃星
天文 恒星 天体物理学
2024/7/19
2024年7月8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郭彦君等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系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上发表了基于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DR8的早型速逃星星表及其性质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甚大面积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原型样机开展系列束流试验
伽马射线 空间望远镜
2024/7/19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临沂大学等(以下简称“VLAST合作组”),提出了甚大面积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VLAST)计划。VLAST是下一代旗舰型空间伽马射线望远镜,致力于引领下一个十年基于GeV伽马射线的暗物质间接探测及时域天文研究。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重庆研究院在新型红外探测器件研究上取得进展(图)
红外探测 器件 量子
2024/7/21
红外探测器在工业、安全、搜救、医学成像、监视、科学研究、气象、气候学和天文学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高性能红外成像技术主要依赖于高质量外延材料,如小带隙合碲镉汞 (MCT)、InAs/GaSb II 型超晶格 (T2SL) 和量子阱 (QWIP)。然而,这些系统在低温下运行,需要昂贵且笨重的低温系统,这对实现快速和紧凑的红外检测系统的提出了挑战。因此,设计一种低噪声电流的红外光电探测器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