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学总论”相关记录9594条 . 查询时间(4.578 秒)
水稻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然而稻米中有毒元素砷含量往往较高,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铁、硒)含量较低,全球超过20亿人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造成隐性饥饿。因此,提高稻米中必需营养元素含量并降低砷积累,对于改善人类营养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滕年军教授团队在百合耐热性研究中取得系列新进展(图)
滕年军 气候 栽培 代谢
2024/10/15
百合(Lilium spp.)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球根植物,具有“三好百合”和“球根花卉之王”之美誉。其花朵硕大优美、气味芬芳,同时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百合喜冷凉湿润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22-28℃,通常环境温度高于30℃会造成百合植株矮小、花蕾发育不良,进而降低百合品质。因此,解析百合响应高温的分子机制,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培育耐热百合栽培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在中国西部沙尘气溶胶的输送沉降以及辐射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辐射 大气环流 气候
2024/11/9
沙尘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最主要成分之一,主要来源于沙漠、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地表风蚀、土壤再悬浮以及农业和工业活动等。中国西北地区拥有中国80%的沙漠,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世界第二大沙漠,紧邻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作为“世界第三极”,对大气环流和气候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关于塔克拉玛干等沙漠的沙尘如何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尚不清楚,而且对夏季沙尘气溶胶的关注较少。
稻田和旱地作为我国两类最主要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同步分布于中国东部粮食主产区,并担负着我国大宗农产品生产的重任。稻田长期淹水耕作下土壤水分条件显著区别于旱地土壤,系统研究跨气候带尺度稻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形成途径与保护机制,对我国东部粮食主产区耕地地力和土壤固碳减排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亚热带农业生态所苏以荣研究员、陈香碧研究员团队,运用区域调研、生物标识物分析结合同位素示踪模拟试验,系统解析了我国东部...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关于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研究获进展(图)
气候 人类活动 发育 生态环境
2024/9/12
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虽然仅开垦百余年,但东北黑土层厚度已降至30cm左右。黑土变薄、变瘦的原因在于土壤侵蚀,尤其是沟道侵蚀加剧了土地破碎化。东北黑土区约有66.67万条侵蚀沟。其中,耕地承载了近3/4的侵蚀沟,且90%侵蚀沟仍在发育,威胁黑土区生态环境与粮食安全。有研究明确了侵蚀沟的发育受到气候、地形及人为活动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及其耦合作用对侵蚀沟发育的贡...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在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和贡献方面取得进展(图)
气候 人类活动 发育 生态环境
2024/9/13
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虽然仅开垦百余年但其黑土层厚度已降至30cm左右,土壤侵蚀是黑土变薄、变瘦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沟道侵蚀加剧土地破碎化,东北黑土区约有66.67万条侵蚀沟,其中耕地承载了近3/4的侵蚀沟,且90%侵蚀沟仍在发育,严重威胁黑土区生态环境与粮食安全。以往研究虽已明确侵蚀沟发育受气候、地形及人为活动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及其耦合作用对侵蚀沟发育的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杨晓光教授团队与经管学院樊胜根教授团队合作揭示饮食结构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评估中的重要作用(图)
饮食结构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 粮食安全 影响评估
2024/8/27
近日,《自然》(Nature)旗下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杨晓光教授团队与经管学院樊胜根教授团队的合作研究论文《饮食结构变化在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评估中的重要作用》(Dissecting the vital role of dietary changes in food security ...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了解并预测未来水稻产量的变化对于保障全球粮食供应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产生了显著影响,通过预测未来全球水稻产量,我们亟需评估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从而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营养盐浓度及比例、光照强度和温度是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种演替的主要因素。尽管有这些见解,但高浑浊湖泊中优势种演替机制仍然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东北黑土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黑土地 生态系统 资源
2024/8/20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支撑国家粮食增产重大工程,拥有耕地面积约5.6亿亩,玉米、水稻和大豆分别占全国产量的41%、19%和56%,商品量占全国的1/4,调出量占全国的1/3,被誉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东北黑土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分布有大量森林、草地和湿地,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
绿肥促进土壤固碳(图)
绿肥 土壤固碳 微生物代谢
2024/8/23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及施肥技术团队研究发现长期种植绿肥可缓解土壤微生物磷限制,从而促进土壤碳固存。相关成果发表在《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揭示植物细胞壁果胶质去甲酯化调控的精细调节机制(图)
细胞 分子 植物
2024/8/20
2024年7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的龚达平课题组联合青岛农业大学孔英珍课题组,在植物细胞壁果胶甲酯化修饰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ZAT5、BLH2 和 BLH4 组成的转录调控模块精细调节种皮粘液质果胶同聚半乳糖醛酸去甲酯化过程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细胞(Plant Cell)》(JCR top 5%,IF="10.0)上。
2024年第4期园林论坛—农业酵素在农业和园林中的应用(图)
第4期 园林论坛 农业酵素
202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