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昆虫学 >>> 昆虫生物化学 昆虫形态学 昆虫组织学 昆虫生理学 昆虫生态学 昆虫病理学 昆虫毒理学 昆虫行为学 昆虫分类学 实验昆虫学 昆虫病毒学 昆虫遗传学 昆虫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昆虫学相关记录543条 . 查询时间(3.147 秒)
2024年12月16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郭惠珊团队联合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谢宗铭,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HIGS-mediated crop protection against cotton aphi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在棉花中表达特异性靶向棉蚜AgDPPS1基因的dsRNA,获得了抗蚜虫的棉花新...
生物入侵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迫切需要加强外来入侵种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为外来入侵种长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重要外来入侵昆虫刺槐叶瘿蚊(Obolodiplosis robiniae)原产北美东部地区,近20年来,迅速在欧洲和亚洲扩散蔓延,严重危害刺槐属植物,给当地林业生产和景观生态造成损失,同时也严重破坏我国园林绿化成果。从分子水平研究入侵种...
2024年12月9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郭惠珊研究团队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发表题为“HIGS-mediated crop protection against cotton aphids”的研究论文。团队通过在棉花中表达特异性靶向棉蚜AgDPPS1 基因的dsRNA,获得了抗蚜虫的棉花新种质。
近日,我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喜获多项成果。在学校举行的2024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我院荣获优秀组织奖,我院共有4人获奖,其中,陈立杰教授主讲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姜碌副教授主讲的《资源昆虫学》获评一等奖,李修伟副教授主讲的《农药学》和刘伟讲师主讲的《农药合成》获评三等奖。
2024年12月2-3日,应我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害虫生物防治研究团队邀请,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分子毒理学专家组吴益东教授、王兴亮教授、施雨副教授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王然研究员分别应邀出席我院第二期“登峰学术论坛”作学术报告。李兴海副院长、杨雪清副院长出席报告会。学术报告会由栾军波教授主持,近200余名师生听取了报告会。
松叶蜂类害虫是全球松林的重要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日本及中国等地。在中国,浙江黑松叶蜂(Nesodiprion zhejiangensis)危害多种松属植物,常周期性暴发,虫口密度可高达上万头/株,幼虫以针叶为食,可导致整株树木光秃如同火烧,严重影响松树的正常生长发育。虽然化学农药可迅速降低虫口密度,但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日益凸显,因此开发新的生物防治手段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受邀参加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2024年校园科技节·儿童科学院第一届年会活动。蜜蜂所纪委书记李海芬出席活动,研究所蜜蜂科普中心为此次活动送去了精彩的教学互动课程,受到师生热烈欢迎。
2024年11月1日至4日,全国第十四届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昆虫生态与害虫管理学科组师生6人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
2024年11月8日,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刘作凯一行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调研。双方围绕积极谋划国家“十五五”规划农业科技项目、进一步强化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进行交流研讨。蜜蜂所党委书记谢双红出席会议,副所长田文礼主持会议。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保护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梅氏热厉螨可携带多种蜜蜂病毒,并作为有效载体传播蜜蜂残翅病毒(DWV)。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普通昆虫学(Entomologia Generalis)》上。
“金斑喙凤蝶!”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车八岭保护区”)工程师肖荣高激动不已地叫道。2024年9月23日,刚在车八岭自然博物馆忙完工作的肖荣高,刚走出博物馆大门,就被大门旁边一只漂亮的蝴蝶吸引住了。“它正落在地面上,左右摆动着触角,口器似乎在吸食着什么。”肖荣高在发现后并走近细看,根据蝴蝶外形、斑纹、颜色等特征,确定这是一只金斑喙凤蝶。
2024年10月16日,应我校昆虫分类研究团队邀请,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副院长庞虹教授一行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为师生作题为“生物防治中瓢虫的遗传与进化”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盛况空前、座无虚席,会场内外水泄不通,有120多名博、硕士研究生参加报告会。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与庞虹教授进行了深入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为期十天的2024年全国科普日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依托中国蜜蜂博物馆于2024年9月15日和22日举办了以“蜜蜂科普助成长,蜜蜂精神放光芒”“讲好丰收的故事,体验甜蜜丰收”为主题的两场科普活动,吸引了来自海淀、朝阳、石景山、丰台、大兴、昌平等北京市各区的众多大中小学生参加。
生物发光是自然界中一种有趣的现象,广泛分布在各类生物中,如深海鱼、发光蘑菇和萤火虫。人们所熟知的萤火虫(萤科)的美丽舞姿自古以来受大众所喜爱,并引发了长久的科学探索。2024年9月2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蔡晨阳等与英国剑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捷克帕拉茨基大学的同行合作,描述了缅甸琥珀中发现的中生代第二例萤科化石。这一发现对于研究萤科的生...
2024年9月2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蔡晨阳等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捷克帕拉茨基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中生代第二例萤科化石。这对探讨萤科的生物发光、重要性状的起源和演化具有积极意义。9月11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