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历史文献学”相关记录284条 . 查询时间(0.299 秒)


2025年4月25日下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4年度重大招标项目“明清档案和民间文献与徽州治理研究”开题研讨会在文典楼B416会议室隆重举行。会议邀请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王振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卞利、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封越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时龙以及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郭培贵担任评审专家。


近期,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曹金成副研究员在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蒙元史多语种文献探研》一书。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举办院志编撰“口述史”专题培(图)
院志编撰 口述史 史学
2025/1/2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敬邀内蒙古大学希都日古教授做学术报告(图)
内蒙古大学 希都日古 历史文献学
2025/5/28


近日,郝平教授主编的《山西民间文献粹编》第一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该书系山西大学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组织整理编著的大型文献丛书,入选山西大学建校120周年学术文库。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金晓刚老师古籍整理《祝石集(附朱大典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5年7月在南昌西汉废帝刘贺墓出土了5200余枚竹简和170余版木牍。这批简牍出土后即被媒体报道并受到学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经初步判断,竹简基本属于古代书籍;木牍内容除书牍外,尚见有奏牍与诏书;另有孔子衣镜与木楬计109枚。
“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是2010年初北京大学接受捐赠而从海外抢救回归的,共有竹简762枚、木简21枚、木牍6枚、竹牍4枚、木觚1枚以及骰子1枚、算筹61根与竹笥残片若干,抄写年代大约在战国末至秦始皇时期。秦简牍内容丰富多样,包括26种文献,既有《日书》《质日》《算书》《医方》这类出土秦简牍常见的实用书籍,也有多种首次发现的秦代思想、文学类典籍。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是北京大学于2009年初接受捐赠而从海外抢救回归的,共有3300多枚竹简,抄写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竹书内容全部属于古代典籍,包括近二十种文献,基本涵盖了《汉书·艺文志》所划分的“六略”中的各大门类。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名单,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简帛研究中心刘国胜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武汉大学简牍学研究团队”申报的学术团队项目“中国古代丧葬简牍文献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批准号:23VJXT008)获准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