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分离工程 >>> 吸附与离子交换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吸附与离子交换相关记录57条 . 查询时间(2.859 秒)
目前,陆地铀储量有限,而海洋存在丰富的铀。因此,从海水中提取可以作为铀的另一种来源,以确保核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有研究发现,吸附是从海水中提取铀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海水中铀的浓度低且海水成分复杂,尤其受到钒离子的严重干扰,选择性和高效吸附铀具有挑战性。因此,设计和合成用于从海水中高效吸附铀的材料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能源需求,核能应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铀作为核燃料,其需求量正逐年上升。目前陆地铀的储量有限,按照当前的消费速度,在未来100年内将会耗尽。而海洋中存在丰富的铀,大约有45亿吨,是陆地含铀矿石的1000倍。因此,从海水中提取可以作为铀的另一种来源,以确保核能满足长期工业发展的需求。经过长期研究,人们认为吸附是从海水中提取铀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海水中铀的浓度低(≈3.3 pp...
硅酸盐风化通过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可溶性阳离子输送到河流和海洋,显著影响海水的地球化学组成。海洋中溶解的锶具有均一的同位素组成,其最主要的源和汇分别是大陆风化输入和海洋碳酸盐沉淀,但同时也受其他因素如海底热液输入和铁锰氧化物清除等的影响。放射成因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是示踪海洋锶源汇过程的最经典指标,但由于海洋碳酸盐和形成时周围边的海水具有相同的87Sr/86Sr比值,单纯依靠87...
2024年3月7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核能安全所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硅基多孔吸附材料,用于硝酸环境中锶的选择性高效分离,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和工程领域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是新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体系,有望为探索天体形成、岩浆演化、稀土成矿、大陆风化和海洋循环等过程稀土循环提供新的证据。特别是Ce具有+3和+4两种价态,在氧化过程中表现出与其他稀土元素如Nd明显的差异,但在非氧化过程中Ce与Nd元素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因此,理论上Ce和Nd稳定同位素的联合应用能够量化地表的氧化还原状态特别是为氧化过程提供新的证据。然而,这一假定是否实际可行有待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51825602、52236004)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王丽伟教授团队在氨吸附工质对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金属有机框架-氨工质对用于热能转换与储存(MOF-ammonia working pairs i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为题,于2023年8月16日在线发表在《自然•综述:材料》(...
在卡林型金矿、造山型金矿、矽卡岩型矿床、风化壳型金矿及沉积岩型金矿等金矿床中,均发现了天然纳米金颗粒。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天然纳米金颗粒(或胶体金)是多种地质环境条件下(例如:热液流体、海底黑烟囱、热液型金矿床以及表生金矿床等)金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米金在地质流体中的形成、迁移、聚集以及沉淀等过程可能在多种类型高品位金矿床成矿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相关机制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热液流体中纳米金不可避免地...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时代背景下,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稀土元素有“工业维生素”和“新材料之母”之称,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战略资源,随着科技的突破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作为稀土出口大国,优化稀土资源绿色高效的综合利用,突破低浓度稀土回用的技术瓶颈,实现稀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稀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课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293412、52325601)的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李廷贤/王如竹团队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余桂华团队合作,开展了吸附式空气取水“材料-单元-装置-系统”的多层级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在规模化高效太阳能驱动空气取水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双定向分级多孔结构吸附材料助力规模化高效太阳能驱动空气取水 (Scalable and Efficient Solar-...
土壤水的吸附显著影响土壤的物理和力学性质,该过程主要发生在黏土矿物-水界面上,且黏土矿物表面的不同官能团对水的吸附行为存在一定影响。因此研究黏土矿物表面水的吸附行为对于黏土-水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非常关键。
2023年11月10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研究员郭鹏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团队,基于对分子筛微观结构的认知,开发出在无氟无晶种条件下合成纯硅分子筛的新方法。
2023年11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地质矿化研究课题组针对纳米尺度粘土界面上磷素的界面行为和物质循环这一课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相关成果分别以“Adsorption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phosphorus by nanosized laponite”和“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hosphorus immobilization by na...
2023年10月27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刘勇研究员、朱灵研究员团队在法医微量物证DNA高效富集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法医学领域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国际法医科学:遗传学》上。
环境学院王毅力教授课题组完成的研究论文“Synchronously construction of hierarchical porous channels and cationic surface charge on lanthanum-hydrogel for rapid phosphorus removal”,发表在环境领域TOP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IF="...
土壤或其他岩土材料等多孔介质中的气液界面的几何特征和物理性质反映了多孔介质中水的赋存状态,并影响多孔介质的水力和力学特性。对于亚微米级或者纳米级孔隙,多孔介质的固体基质对液体有着强烈的吸附作用并对气液界面的几何特征和物理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