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土壤化学”相关记录91条 . 查询时间(0.843 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邓蕾研究员团队在《Cell Reports Sustainability》刊发气候变化下中国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评估最新研究成果(图)
邓蕾 Cell Reports Sustainability 气候变化 土壤 有机碳 评估
2024/9/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冯晓娟研究员获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图)
冯晓娟 第十九届 女科学家奖 土壤碳循环
2024/5/19
研究揭示稻田土壤有机碳分子调控砷甲基转化机制(图)
稻田 土壤 有机碳 砷甲基化
2024/6/5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发现氮添加对生物固氮的负效应随土壤有机碳的增加而减弱
氮添加 生物固氮 负效应 土壤有机碳
2023/6/15
华南植物园发现长期磷添加没有影响南亚热带人工林土壤酸性(图)
磷添加 土壤酸性 酸性阳离子
2023/6/11
早期有研究认为,长期氮沉降影响热带森林土壤磷有效性并可能进一步加剧土壤酸化。磷添加对土壤酸化有缓解作用,一般有以下3种可能途径:1)添加的磷直接与土壤中的铁和铝反应,因而减轻酸性土壤中的铝毒,并增加pH值;2)磷添加促进植物对有毒元素的吸收从而间接减轻土壤酸性和酸性阳离子的潜在毒性;3)磷添加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及胞外酶活性,影响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的降解进而影响其对养分元素的释放,间接减缓土壤酸性。...
东北地理所在全球有机碳输入对土壤供氮潜力的影响方面取得进展(图)
有机碳输入 土壤供氮 耦合 化学计量
2023/7/10
氮和碳素在土壤中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由于微生物自身代谢的化学计量需求,微生物在利用外源碳素进行合成和分解代谢的同时,也将刺激有机氮的矿化过程进而影响土壤供氮潜力。但在外源有机碳输入普遍发生的背景下,仍缺乏关于土壤总氮矿化(GNM)对外源有机碳输入全球尺度响应模式的整合分析,这限制了我们对全球土壤潜在氮供应及碳氮元素流动的认识。
东北地理所在应用红外光谱技术解析黑土有机质稳定性方面取得进展(图)
红外光谱 解析黑土 土壤有机质 耦合
2023/7/10
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是影响土壤有机质稳定性和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全面解析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结构是评价土壤有机质形成过程和调控因子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关于区域尺度上土壤有机质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及其如何耦合土壤自身属性和气候因子协同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和功能机制亟需深入探究。
华中农业大学在区域农田土壤磷形态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土壤磷 土壤矿物 化学形态 风险评估
2023/6/14
202年4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矿物与环境团队在区域农田土壤磷的化学形态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Chemical speciation of phosphorus in farmland soils and soil aggregates around mining areas”为题发表于Geoderma期刊。研究通过化学提取、同步辐射光谱和统计分析,系统揭示了不同区域农田土...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土壤呼吸对氮富集响应的全球格局(图)
土壤呼吸 氮富集响应 化石燃料
2023/6/11
土壤呼吸(Rs)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第二大CO2交换通量,其微小变化会对大气CO2浓度产生剧烈影响,进而影响全球变暖进程。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氮肥施用等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系统活性氮输入急剧上升,显著影响了土壤CO2排放速率。然而,学术界尚不清楚Rs对氮富集响应的全球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