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核科学技术”相关记录1407条 . 查询时间(3.765 秒)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化所白江昊等-EPSL:深海富稀土沉积物的“叁Nd”同位素组成(图)
白江昊 沉积 同位素
2025/1/11
深海稀土因具备储量大、放射性元素(如Th、U)含量低、富集中重稀土元素等优点,正成为全球稀土资源竞争的“兵家必争之地”,备受各国关注。相较于传统的稀土指标(如元素和放射成因同位素),稀土稳定同位素在准确示踪稀土迁移路径和富集过程方面具备显著优势,特别是放射成因和稳定Nd同位素的结合被认为能够在更高维度上解析深海稀土超常富集机制的演变过程。然而,目前关于深海沉积物稳定Nd同位素的组成、分馏幅度以及控...

国际最大超导磁体动态测试设施在合肥建成(图)
超导磁体 动态测试 聚变工程堆
2025/1/8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聚变堆用超低温高强韧特种焊材获得应用(图)
聚变堆 低温 应用
2024/12/22
可控核聚变能具有安全、清洁、燃料丰富等优点,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途经之一。随着聚变堆装置体积和功率增大,超导磁体用结构材料和焊接结构承受了比ITER项目更大的电磁负荷和力学负荷,对结构材料和焊接接头低温强韧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科学院原子核质量精确测量揭示质子晕结构(图)
原子 测量 结构 加速器
2024/12/8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精确测量了一批奇特原子核的质量,确定了铝、磷、硫和氩元素的质子滴线,提出了基于原子核质量揭示质子晕结构的新方法。2024年12月6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在氮化物氢杂质的微观行为规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行为 催化 核电
2024/12/24
氮化物涂层具有致密的晶格结构、较高的结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在许多重要服役环境(海洋、辐照、核电、催化、半导体)中为金属部件和微型器件提供有效保护,在保护过程中会广泛涉及到环境氢杂质和涂层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此,研究氢杂质在涂层中的微观运动规律和机理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而言非常重要。

硬线项目启动直线加速器标准模组及波荡器隧道安装(图)
硬线项目 直线加速器 波荡器隧道安装
2024/12/6

2024年10月30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中心能源谱学团队在电催化二氧化碳(CO2)还原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在Cox/Pd金属烯上构建单分散原子位点,建立了C1产物高选择性靶向开关,实现CO2电转化路径的非线性调控,相关工作以“Establishing a Robust Nonlinear Targeted Switch for C1 Electroproduction in...

2024年10月24日,南开大学袁明鉴课题组联合中外课题组开展了高水平合作研究,借助北京、上海同步辐射装置揭示了无甲胺辅助的FACsPbI3合金钙钛矿显著的结晶与物相时空差异性是导致薄膜内部存在化学组分异质性的关键原因。这一组分不均一性直接导致了器件在高温工况条件下的性能衰减。基于上述发现,研究团队与合作单位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模拟分析。为了探明薄膜结晶行为和薄膜组分分布规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为了研究熵设计过程中钛酸锶晶体学位置的选择和元素平均尺寸的调控对热电性能的优化作用,清华大学研究人员联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师彩娟博士依托北京同步辐射装置3W1线站,开展了高能X射线全散射(PDF)实验,探究了从中熵到高熵的n型氧化物钛酸锶基材料的微结构与热电性能的关系,成功实现了电热输运解耦和高的热电性能。作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结构动力学线站团队的师彩娟博士完成...

CRAFT项目环向场TF磁体绕制成形及检测顺利完工(图)
CRAFT项目 环向场 TF磁体 绕制成形
2025/1/8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近代物理所合成新核素钚-227(图)
合成 核素钚 同位素
2024/10/14
2024年10月8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发现了钚元素的一个新的同位素钚-227,相关成果于10月3日在Physical Review C 期刊上发表。当原子核的核子数等于某些特殊的数目时(2、8、20、28、50、82、126),原子核会特别稳定,形状接近球形,这些数字被称为幻数。幻数的存在反映了原子核的壳层结构。126是中子特有的幻数,已有研究表明随着原子序数...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在铽铝石榴石(TAG)基磁光陶瓷方向取得系列研究进展(图)
陶瓷 核聚变 激光医疗
2024/10/11
随着激光技术和激光系统的快速发展,激光器已在激光加工、引力波探测、惯性约束核聚变、激光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人们进一步对激光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常,出射激光被物体反射后,会对前端系统造成干扰甚至损伤,影响激光器的稳定工作,而采用磁光隔离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磁光材料是光隔离器的核心部件,其利用法拉第效应,在磁场作用下使入射光的偏振面发生偏转,实现激光的正向通过与反向隔离...

兰州大学先进核能材料课题组研究成果被国际衍射数据中心数据库收录(图)
核能材料 数据 辐射 高温
2024/12/19
2024年9月25日,国际衍射数据中心ICDD(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Diffraction Data)发表的新版粉末衍射文件PDF-2025数据库收录了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先进核能材料课题组李玉红教授和青年教师杨冬燕提交的13组粉末X射线衍射数据。这是继2023年该团队的6组研究成果数据被ICDD收录后的再次收录。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医用同位素镭-223和锕-225的分离制备获得重要进展(图)
同位素 分离 离子加速器
2024/9/16
2024年9月14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化学室秦芝研究员团队,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HIRFL),以及自主研发的自动化分离样机系统,在医用同位素镭-223和锕-225的同步分离制备方面获得重要进展。

上海天文台联合云南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对超新星遗迹研究获新进展(图)
射线 观测 粒子
2024/9/13
2024年9月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联合云南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对超新星遗迹的研究上获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揭示了超新星遗迹RCW 103在伽马射线能段上的观测特征,不仅更新了2014年的观测结果,还揭示了该超新星遗迹伽马射线辐射特性的新发现,发现与强子起源的预期相符合,这对于理解超新星遗迹的粒子加速和辐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成果以“Revisiting γ-Ray Emission of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