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理学相关记录68456条 . 查询时间(2.218 秒)
2024年11月8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美国内华达大学等的科研人员,利用锂同位素分析结合质量平衡模型,探讨了马林诺雪球地球事件结束后约6.35亿年间海洋化学的演化过程。这一研究对古海洋锂同位素变化提出了新理解,支持了冰期结束后海洋“羽状分层”假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2024年来,病虫害频繁爆发造成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培育广谱抗病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绿色农业、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发掘广谱持久抗病基因,揭示植物免疫激活调控广谱抗病的分子机制,是农作物抗病育种的重要理论基础。
基因编辑动物在生物科学和医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业领域展现出实际应用潜力。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基因编辑动物的数量快速增长。学界越来越关注基因编辑系统对生物基因组的影响以及基因编辑动物可能出现的新发突变问题。目前,关于基因编辑动物数据的整理、汇总及标准化分析相对缺乏,限制了研究人员挖掘和利用这些数据。
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提供了重要的功能和服务。土壤有机碳可改善土壤结构,保持水分和植物养分并促进土壤生物多样性。有机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性炭库之一,而有机碳的变化可以影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候变化。同样,土壤氮在土壤生物地球化学以及植物和微生物生长中起到重要作用;土壤氮库和有效性的变化可以改变生态系统的氮通量,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因此,研究旱区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分布格局和变化规律,并解析其驱动因子,将有...
2024年11月4日,《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鹏研究组完成的题为Cryo-EM structure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jasmonic acid transporter ABCG16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ABC(ATP-binding cassette)家族转运蛋白ABCG16特异识别和...
2024年11月6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新文团队联合法国索邦大学教授Alain Dubois,在离子-原子电荷交换碰撞的自旋统计破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2024年11月6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陈楠生团队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发表论文“伪菱形藻软骨藻酸毒素合成基因的起源与演化”,在成功构建13种伪菱形藻属(Pseudo-nitzschia)物种基因组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探讨了神经毒素软骨藻酸(domoic acid)合成基因的起源与演化机制。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探讨光合作用的调控机理是应对粮食危机以及提高森林碳汇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石宝专题组致力于植物光合生理研究。2024年11月6日,该团队探讨了光呼吸的重要性以及常绿和落叶树种光合功能性状分化的养分基础。
2024年11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研究技术平台(DNL20)靳艳研究员团队开发的“CataAI表征专家系统”在2024科学智能峰会上正式发布,会上,靳艳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及其开发过程。“CataAI表征专家系统”是由DNL20独立研发的能源催化材料表征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可智能化分析源于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质谱、X射线衍射等的多维度、多模态的能源催化材料表征数据。
细胞在组织和器官内的空间位置与其功能相关。新兴的空间转录组技术能够在组织中原位捕获转录信息,为解析基因表达谱从而解码细胞空间分布、破译组织的空间结构、探讨复杂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条件。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蒋易凡教授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姚宏教授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了关于二维配对密度波超导新模型的研究成果,文章被选为编辑推荐(Editors’ Suggestion)。
2024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赵瑞琳团队在马勃科Lycoperdaceae分类系统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Mycosphere上。马勃科是一类广泛分布的腐生真菌,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其科内多个属存在多系问题、缺乏较可靠的属级界定特征,而且长期以来采用的分类体系主要根据采自欧洲和北美的标本,缺乏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样本,导致代表性不足,因此仍有不少分类学问题需要厘清...
2024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动力学研究室超快时间分辨光谱与动力学研究组(1110组)金盛烨研究员、田文明研究员团队在压力调控二维钙钛矿激子输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利用压力调控的方法,成功抑制了<110>型二维钙钛矿(API)PbBr4中自由激子(FEs)到自陷激子(STEs)的转变,并实现二维钙钛矿紫外光电响应提升5000倍。
泥炭沼泽作为千年尺度碳汇效率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抵消人为排放CO2、减缓温室效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泥炭沼泽的形成意味着在局地尺度大气中CO2开始被吸收到土壤碳库中并以泥炭形式长期保存。受全球温度变化影响,全球泥炭地大规模形成时间为全新世早期和中期,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寒冷的中高纬度地区。然而,与全球泥炭地大规模形成时间不同,我国东北地区泥炭沼泽大规模形成时间集中在全新世中期和晚期,滞后于全球同纬...
植物具备多层次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病原信号并激活免疫反应。但与对模式植物的相关研究相比,学界关于棉花对病原菌的免疫机制研究相对滞后。2024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杰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论文,题为Recognition of a fungal effector potentiates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