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质谱分析”相关记录115条 . 查询时间(4.578 秒)
2024年8月26日,一支由多个研究团队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的科研人员在利用储存环等时性质谱仪测量原子核的双光子衰变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学评论快报》上,近代物理所核物理中心储存环核物理室作为主要贡献团队参与合作完成。
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白鹏利团队在质谱流式通用细胞编码试剂研究中获得进展(图)
白鹏利 质谱 细胞 编码
2024/11/11
非特异性结合是生物传感领域的难题,也是限制传感器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通过了解非特异性相互作用的机制,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基于疏水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等非特异性作用,可以通过液相色谱方法分离不同的蛋白质。质谱流式细胞术是一种新兴的高通量多参数单细胞分析技术,可在单细胞水平上同时检测50多种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然而用于质谱流式的纳米金属标签在大幅提升检测信...
姜连等-OG:广州地化所在朝阳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物中发现5个系列苯并藿烷类化合物(图)
姜连 沉积 地球化学 质谱
2024/8/16
藿烷类化合物是指示细菌的生物标志物,普遍存在于各种沉积物和原油中。常见的藿烷包括常规藿烷、重排藿烷、异藿烷、降藿烷、断藿烷、甲基藿烷、芳基藿烷、单芳藿烷、二芳藿烷、三芳藿烷、苯并藿烷和降苯并藿烷等系列化合物。苯并藿烷在生物降解沥青、原油、碳酸盐、煤和湖泊沉积物较为常见。目前,已报道的苯并藿烷有三个系列(Hussler 等, 1984;Schaeffer等,1995,Nytoft 等, 2016),...
天津工业生物所搭建超高通量前处理与分析平台加速生物制造菌种与工艺开发(图)
分析 合成 质谱
2024/8/11
快速、准确且同时定量多种代谢产物对于多视角、高通量、精准评估菌株性能至关重要。一种通用的方法或平台将缩短专有技术的开发周期,从而加快菌株开发过程。虽然基于质谱的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多目标定量,但是,繁琐的样品预处理及耗时的色谱分离过程阻碍了其在合成生物学的大规模应用。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岛团队开展VOCs识别食管癌细胞新方法研究(图)
细胞 光谱 质谱
2024/11/11
2024年7月16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健康所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采取甲硫氨酸调控策略,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非靶向分析,发现用两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可以识别食管癌细胞,该研究发表在美国ACS出版的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上。
2024年4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子结构表征新方法研究组(1822组)王方军研究员团队发展了整合紫外激光解离的时间分辨质谱法,实现了对氨基酸位点突变引起的靶蛋白稳定性和动态精细结构的表征,为研究靶蛋白氨基酸突变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技术。
燕辽地区中元古界洪水庄组、下马岭组中含有丰富的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13αNATT)。这个系列与常规的三环萜烷不同,其同系物质谱图均以m/z 123基峰为特征。该系列三环萜烷在C13位有一个α构型烷基取代基团,C14位上却无任何取代基团(图1)。王铁冠院士在30多年前就在辽西凌源的龙潭沟下马岭组底部的沥青砂岩中检测到了该类化合物,并通过合成标样共注的方法鉴定了其结构。但此后针对该类化合物的...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岛团队在挥发物快速鉴定菌种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鉴定菌种 光谱 质谱
2024/5/17
2024年3月19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健康所医用光谱质谱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PTR-MS)和快速色谱-质子转移反应质谱联用仪(FGC-PTR-MS),开展了细菌释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定性、定量检测研究,实现了六种细菌的准确区分。相关结果作为内封面文章发表在分析领域期刊Analyst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上黄高山站气态有机分子组成及变化特征(图)
有机分子 生态环境 质谱
2024/4/13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尽管我国学者已经对城市、农村和森林站点的VOCs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是高山区域背景站点的生物排放和人为排放VOCs的报道仍有限。2022年11月,大气物理研究所张屹博士和徐惟琦副研究员等在最新建成的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海拔1128米),利用Vocus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等仪器对气态有机分子化合物进行了实时在线观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出优化光电离离子迁移谱技术性能的新方法(图)
光电 离子 质谱 分析化学
2024/3/18
2024年3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质谱与快速检测研究中心(102组群)李海洋研究员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光电离迁移时间离子迁移谱(PI-IMS),通过理论建模研究了PI-IMS在不同气压条件下的响应特性,定量分析了离子复合过程和空间电荷对目标分析物甲苯信号强度的影响,提升了PI-IMS的检测灵敏度和线性动态范围。此外,理论建模研究揭示了光电离源分析性能的影响因素,从而深...
2024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子结构表征新方法研究组(1822组)王方军研究员团队与南方科技大学董哲副教授团队合作,发展了一种蛋白质疏水功能热点原位三氟甲基化标记和质谱探测的新方法,为蛋白质疏水作用位点发现和功能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镜像化学生物学领域取得新进展(图)
化学生物学 蛋白酶 质谱
2024/8/29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925702、32050178)等资助下,清华大学/西湖大学朱听教授课题组在镜像化学生物学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利用镜像胰蛋白酶实现镜像蛋白质的降解与测序(Mirror-image trypsin digestion and sequencing of D-proteins)”为题,于2024年1月18日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在沿海城市核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研究取得进展(图)
核模态颗粒物 电离质谱仪
2024/1/16
2023年12月2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进生研究团队在东南沿海城市厦门开展大气强化观测,利用大气超级站的颗粒物粒径谱仪(SMPS)、化学电离质谱仪(CIMS)等装备条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深入研究了厦门城区核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分布特征及重要影响参数。相关研究成果以New Insights on the Formation of Nucleation Mode Particle in a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