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星系与宇宙学 >>> 星系动力学 星系天文学 运动宇宙学 星系际物质 大爆炸宇宙论 星系形成与演化 宇宙大尺度结构起源与演化 星系与宇宙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星系与宇宙学相关记录639条 . 查询时间(0.437 秒)
“哈勃常数危机”指的是分别使用低红移观测 (超新星、重子声波振荡) 和高红移观测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对哈勃常数H0的测量存在显著的不一致。此问题是当前宇宙学中重大的疑难问题之一,其有可能意味着超出宇宙学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
2024年9月10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超深场巡天(FAST Ultra-Deep Survey,FUDS)项目组在《天体物理学报增刊系列》(2024,ApJS)发表迄今为止红移覆盖最大的中性氢星系源表。在0.72平方度的天区内探测到128个中性氢星系,包括六个最高红移(z>0.38,距离约50亿光年)星系、一个最大中性氢质量星系(图1和2),为研究星系中气体演化提供了无偏样本。同...
2024年9月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早期宇宙与高红移星系团组,对绿豌豆(Green Pea)中的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进行系统性搜寻研究,并在近2200例绿豌豆星系样本中发现59个含超大质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或中等质量黑洞(intermediate-massive black hole)的候选源,为研究大质量黑洞与矮星系...
宽发射线是活动星系核最显著的观测特征之一,其辐射区域被称为宽线区。一般认为,宽线区由大量电离气体组成,这些气体在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引力束缚下高速运动,从而产生显著的宽发射。因此,研究这些气体的空间分布和动力学形式对于理解活动星系核的内部结构及精确测量黑洞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王涛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创新性地从探索近邻星系的黑洞质量与星系中原子氢气体的含量之间的关系入手,首次揭示了星系中心黑洞的质量是调制星系中原子氢气体含量的最关键的物理量:中心黑洞质量越高的星系其原子氢气体含量越低。这一发现对星系中心黑洞是否影响和如何影响星系中的冷气体含量及恒星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同时也对中心黑洞对宿主星系具体的反馈机制也作出了重要限制。相关成果以“Blackho...
星系的重子循环描述了气体冷却并坍缩形成恒星、恒星反馈加热并电离气体、气体冷却后再次促进恒星形成的物理循环过程。该过程将星际介质、环星系介质和外部环境中的多相气体动力学及介质转化联系起来,是天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气体是重子循环过程的必要原材料,其中冷气体,如中性氢(HI)和分子氢(H2), 对星系形成与演化的调节作用是重子循环的重要过程。不同星系中HI和H2的分布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源自于原子...
在现代天文学中,星际介质的微观结构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星际介质中的湍流和微结构对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解答宇宙学相关研究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然而,直接观测这些微观结构一直是一个挑战。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所(MPE)、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对宇宙一百亿年前的一个“超-极亮红外星系”(或“超亮红外星系”,hyper-luminous infrared galaxy,HyLIRG)进行了从近红外到亚毫米波的详细观测研究,发现该星系中的旋转盘结构和长期演化模式,挑战了以往对星暴起源的认知。该研究成果于2024年7月15日以“Detaile...
2024年7月9日,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奖(Marcel Grossmann Award)授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星际介质演化及恒星形成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李菂,以表彰其领导利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探索动态宇宙所取得的多项创造性成果,精确测量了星际磁场,推动快速射电暴领域进入大样本统计研究时代。同届获奖的还有2021年邵逸夫天文学奖得主、磁陀星发现者维多利亚·卡斯皮(Victoria Kas...
2024年6月1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文中略研究员和韩金林研究员从国际合作项目DESI成像巡天的公开数据中证认出了158万个星系团,包含87万个新发现的星系团,构成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星系团样本,为星系演化和宇宙结构形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该成果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系列》上(ApJS,2024年6月10日)。
2024年3月8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1米大视场望远镜(NOWT)拍摄到一颗移动天体,次日,星明天文台半米望远镜(HMT)对其进行后随观测,并将数据上报至国际小行星中心(MPC)。该目标最初由德国天文学家Robson Hahn于4月10日作为近地天体候选体(NEOCP)报道,随后该目标被MPC指定临时编号2024 FG9,并在电子通告MPEC 2024-G199上发布。 2024年6月1日...
为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落实《“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2024年5月24日,国家数据局会同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首批2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
大规模星系红移巡天是探索宇宙的利器。科学家通过测量大量遥远天体的光谱,可获取星系在宇宙空间的位置分布,这包含丰富的星系成团性信息。科研人员进一步采用统计手段分析数据以揭示宇宙大尺度结构,这对暗能量性质研究至关重要。
中国天眼(FAST)发现一批迄今最遥远中性氢星系样本。2024年5月10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氢是宇宙中最早形成的元素,通常以中性氢的形式存在。中性氢是星系中气体循环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恒星形成区提供燃料,是探讨星系动力学结构的重要探针。同时,中性氢旋转曲线提供了暗物质存在的观测证据,为建立标准宇宙模型奠定了基础。
大规模星系红移巡天是探索宇宙的利器。通过测量大量遥远天体的光谱,我们可以获取星系在宇宙空间的位置分布,它包含了丰富的星系成团性信息。我们进一步使用统计手段分析数据,揭示宇宙大尺度结构,对暗能量性质研究至关重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