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利工程”相关记录1584条 . 查询时间(2.359 秒)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基于叶蜡氢同位素揭示中晚全新世过渡期青藏高原融水事件(图)
同位素 青藏高原 水资源
2024/11/14
青藏高原的大量水资源以固态形式保存在冰川和冻土中。全球升温加速着高原的冰川和永久冻土的退化,融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增强。在这种背景下,过去融水变化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了解过去融水事件发生的时间、区域、诱因及其环境效应,将为未来预测和应对提供帮助。如何获取可信的融水记录一直是该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河西走廊绿洲农业水生产力提升研究获新进展(图)
水生 水资源 生态环境
2024/11/14
绿洲是干旱区的重要组成单元,也是干旱区农业发展的核心国土空间。水资源是维持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绿洲系统的关键,我国80%以上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绿洲的扩张不仅加剧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矛盾,也影响着绿洲的稳定与可持续性。以最小的水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绿洲管理的永恒主题。
径流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对全球供水具有关键作用。深入理解径流在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及其成因,对于有效管理水资源和分析水资源的可用性至关重要。二氧化碳(CO₂)在推动气候变化、调节全球水循环和影响地表动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CO₂的升高(eCO₂)对径流的直接影响仍存在较大争议。这是因为eCO₂可能通过两种主要的相反机制影响径流:一方面,气孔关闭会导...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黄河“几字弯”沙漠化时空变化评估研究获进展(图)
时空 评估 资源
2024/11/14
黄河“几字弯”是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三大标志性战役的发起地之一,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黄河“几字弯”因黄河绕行此区域的形状似弯曲环抱的“几”字而得名,泛指黄河流经的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五省份的行政都市圈(图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钰岚等-ERL: 蒙古高原夏季干旱趋势的归因(图)
李钰岚 生态系统 水资源
2024/11/6
2024年来,蒙古高原经历了显著的干旱趋势,对脆弱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造成了深远影响。草原退化、湖泊消失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到牧民的生计和整个生态环境。尽管这些变化引发了广泛关注,但关于干旱的主要成因,学术界尚存争议:是全球变暖等外部强迫因素主导了干旱,还是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在植被变绿对气候引起的水资源可用性的影响方面取得进展(图)
城市环境 气候 水资源
2024/11/10
旱地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41%,强烈的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导致旱地生态系统对干旱等极端事件极其敏感。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旱地发展的关键因素,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会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受降水格局、积雪融化以及蒸散发的影响,气候变化驱动下的水文循环增强将导致全球未来干旱形势加剧。为应对荒漠化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国在超过6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启动了一系列生态恢复计划,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绿...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Nature揭示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关键机制(图)
观测 生态系统 分析
2024/10/17
2024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詹海刚团队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Common occurrences of subsurface heatwaves and cold spells in ocean edd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突破了次表层连续观测数据严重匮乏的限制,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关键机制(图)
观测 数据 生态系统
2024/10/18
2024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詹海刚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mmon occurrences of subsurface heatwaves and cold spells in ocean edd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突破了次表层连续观测数据严重匮乏的限制,首次在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涡旋会放大全球变...
土壤冻融过程作为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是由于昼夜或季节热量变化在表土及以下一定深度形成的反复冻结和融化的过程,其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冻土区极为常见。过去几十年来,受气候变暖影响,冻融格局已发生剧烈变化,显著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然而,以往研究集中于室内模拟实验,但原位观测研究的报道很少。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湖泊水储量估算研究获进展(图)
激光 分析 水资源
2024/10/16
青藏高原湖泊数量众多且分布密集,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湖泊的水下地形测量数据较少,对高原湖泊水储量及其变化的准确估算有一定影响。尽管激光雷达的穿透特性被应用于重建滨海水下地形等领域,但由于穿透深度浅、水下光子提取困难、湖泊水质复杂等难题,限制了激光雷达在重建湖泊水下地形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许鲁君等-AAS: 冷锋过境对芬兰湖气交换特征的影响(图)
许鲁君 气候 观测
2024/10/15
冷锋,是冷空气前锋的简称,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气候变化背景下,冷锋活动的发生愈加频繁。冷锋过境对湖-气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在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通过CPIES观测阵列揭示海洋上层能量传递到深海的机制(图)
观测 气候 信号
2024/10/11
海洋上层能量如何进入深层海洋一直是海洋学研究中的重大难题,困扰科学家多年。它是理解气候变化信号如何传递到深海,以及深海混合的关键所在。2024年10月3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徐永生团队在该问题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Oceans。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研究发现南大洋碳汇强度被高估(图)
观测数据 大气 气候
2024/10/11
2024年9月29日,海洋所宋金明团队在Nature旗下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提示了南大洋碳汇强度因观测数据季节分布不均衡而被高估,南大洋碳汇强度没有先前报道的那么高。
辽河油田科学防洪减灾纪实
辽河油田 防洪减灾 中国石化
2024/9/24
经过油田上下同心奋斗,2024年9月14日,辽河油田因灾关停井全部复产,目前,辽河油田正实施调控措施,推动产量恢复至受灾前。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在海水电解制氢阳极稳定性研究方面获进展
电解制 水资源 离子
2024/9/25
电解水技术依赖稀缺的纯水资源,这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海水是储量丰富的水资源,因而将海水作为电解制氢的原料替代纯水,能够拓宽电解水的水质要求,从而解决电解水的水源问题。然而,海水体系中大量的氯离子会对阳极造成腐蚀,降低阳极及电解槽的使用寿命。以往研究表明,通过电极表面吸附氧阴离子如硫酸根、磷酸根、硝酸根等来排斥氯离子,可以提高阳极寿命,但无法满足工业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