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发展心理学”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2.078 秒)
多路径舒缓心理学本土化焦虑
心理学本土化 文化自信 方法论 西方心理学
2022/1/19
心理学本土化焦虑作为一种情绪状态,既可能会慢慢销蚀本土心理学者的文化自信,也可能会逐渐动摇其关于心理学本土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信念。为此,亟须舒缓这种焦虑带给心理学本土化的消极影响,因为这涉及建设中国特色本土心理学何以可能并如何建构的根本性问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毕鸿燕研究组构建了一个经遗传算法优化的BPNN (GA-BPNN)模型,基于近十年来建立的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认知行为数据库(人口学数据、阅读相关认知技能成绩)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开发了针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鉴别模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发现女性群体面对性别歧视时会影响后续疼痛评估(图)
女性 性别歧视 影响 疼痛评估
2021/10/18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孔亚卓研究组和合作者开展了一项研究。研究者基于33名健康女性参与者的任务态fMRI,使用全脑分析、ROI分析、PPI分析,探寻了当女性观看性别歧视性图片后经历热痛时大脑的活动变化,研究了性别歧视影响疼痛评估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基于文言大数据的河南历史名人心理语义变迁研究(图)
文言 大数据 河南历史名人 心理语义变迁
2021/8/20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基于文言大数据,以正史中河南历史名人的自述话语为研究资料,采用古文 LIWC(Classical Chinese LIWC)心理语义词典及古文分词系统,对河南历史名人心理语义变迁开展研究。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童佳瑾课题组在《Current Psychology》上发表文章,揭示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育卷入对于高中生学业投入和学业倦怠的影响(图)
父母 教养方式 高中生 学业 投入 倦怠 影响
2021/7/14
学业投入和学业倦怠是预测高中生学业成功的非常重要的指标。本研究揭示,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育卷入程度都对高中生的学业投入和学业倦怠有影响,而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学生所感知到的父母支持。父母权威式教养、父母在教育知识和技能上的高卷入都会让学生感知到更多的支持,从而在学习中投入更多,也较少倦怠(母亲支持的作用边缘显著)。然而,父母双方对高中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比如更细致的分析发现,感知到来自父亲的支持,更容易...
虽然有不少研究探讨了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生理、认知功能、情绪等方面的变化,但过去研究多从个体角度探讨体育运动对于抗压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而缺乏对人际视角的关注。本着身心合一的理念,基于“跨压力源适应(Cross-Stressor-Adaptation)”理论(Sothmann等,1996),本研究从人际视角探讨了体适能水平对于学业倦怠的影响。
2021“心上的中国”全国大学生5·25心理知识大赛活动启动(图)
2021 全国大学生 心理知识 大赛
2021/5/10
2021年5月1日,2021“心上的中国”全国大学生5·25心理知识大赛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利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刘良玉等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全国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执行总干事陈锡坤和秘书长唐义诚,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本次启动仪式。
近日,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公布了2020年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建言献策奖名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纾荣获“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建言献策特等奖”,他的政策建议荣获“中国侨联侨情专报”2020年度优秀建议。2019年,李纾研究员曾获得“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建言献策一等奖”。
2020《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
2020 心理健康 蓝皮书 发布
2021/3/2
2021年3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0)》在京发布。《心理健康蓝皮书》不仅分析了2019—2020年中国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而且对跨越十余年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变迁进行了分析比较。全书分为总报告、《2019年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等分报告和《2019年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以中国...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揭示新冠疫情期间导致孕产妇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图)
新冠疫情 孕产妇 抑郁发生 危险因素
2021/3/4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许多民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疫情期间,孕产妇由于自身条件加之居家政策,生活受到了很大,心理健康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她们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同时也可能对婴幼儿的成长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探究新冠疫情期间孕产妇抑郁的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张向阳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采用全国多中心的方式,于2020年2月28日至4月26日疫情集...
近日,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于北碚区鹭栖台酒店召开。会上,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专委会报告了重庆市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十年工作情况,指出论坛已经成为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主办的全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活动。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作为重庆市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的发起单位,长期以来,学部高度重视重庆市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并重视发挥其育人功能,并将其作为发展心理育人的重要平台和优质载体,广泛宣传、积极动员...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披露数据显示,全球的抑郁患者已超过3亿人,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世界第一大负担疾病。抑郁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增加自杀率等。虽然抑郁症可以通过抗抑郁药、心理疗法等多种方法治疗,但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接受了正确治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抑郁症诊断的困难。因此,研究更有效的方法识别抑郁症状就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为通讯和人际互动等带来...
2020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心理调适对老年健康的影响和干预作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成功获批。2020年10月25日,项目启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化学药与医疗器械处副处长苏月、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生物技术处副处长杨明出席会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敖英芳,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祥晨,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张启明等专项组责任专家,心理所所长傅小兰...
新冠疫情的发展和传播对公众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有研究认为,传染病的爆发会影响民众的情绪,进而有可能影响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因此,探究个人对于传染病的情绪反应对疾病防控措施的执行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民众对于疫情的短期内的情绪反应,缺少在疫情更为长期的变化视角下民众情绪反应的探究。为探究疫情发展的各个阶段民众的情绪反应,并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提供参考,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