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安全管理工程”相关记录327条 . 查询时间(0.824 秒)

九江石化全面开展检修改造(图)
中国石化 检修 改造
2025/4/7
2025年3月15日,九江石化正式启动四年一次的检修改造。此次检修改造是九江石化建厂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紧、覆盖面最广、实施难度最高的一次全面性检修,对完成年度效益目标任务、高效运行下一周期装置、提升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牵头承担四川省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揭榜挂帅”项目(图)
资源 地质 灾害
2025/4/16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的决策部署, 2025年3月14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召开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揭榜挂帅”项目协议签订暨动员部署会。成都山地所作为榜单项目“山洪泥石流精细化预警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的牵头单位,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签署揭榜协议。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安军出席会议,成都山地所牵头项目负责人欧阳朝军研究员、科技处处长葛永刚参加了会...
石家庄炼化智能视频分析系统上线运行
石家庄炼化 智能 视频
2025/3/11
近日,石家庄炼化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全面上线运行,标志着企业安全管理向智能化迈出重要一步。该系统通过24小时不间断监控,实时识别现场违章及风险隐患,实现安全监管的全天候、全覆盖,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轻度认知障碍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化风险因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风险 疾病 解析
2025/2/2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161120498、82293642、82230043)等资助下,温州医科大学/瓯江实验室宋伟宏教授、重庆医科大学李廷玉教授和南京鼓楼医院张韵研究员团队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转化风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基于重庆大规模社区人群队列...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任务“地质环境与灾害”年度进展和亮点成果交流研讨会召开
地质 环境 灾害
2025/2/22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总队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任务九负责人崔鹏院士,长安大学彭建兵院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李加洪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唐辉明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马巍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冉勇康研究员、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中心田勤俭研究员、甘肃省科学院周自强研究员、青海省第二次青藏科...


2024年10月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刘文彬教授团队针对橡胶消费品和典型城市灰尘中对苯二胺和对苯二胺醌衍生物来源、转化特征和健康风险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在室内外灰尘中对苯二胺类物质环境特征和暴露风险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致力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保护研究
中移物联 生成式 人工智能 网络安全
2024/9/2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发现:中亚天山地区冰川湖数量增加,溃决洪水风险加大(图)
风险 灾害 评估
2024/10/14
冰川湖溃决洪水风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尤其是在高山区。冰湖溃决洪水(GLOF)是由冰川成因湖泊突然而迅速的大量排水而引起的突发性洪水。自1990年以来,全球冰川湖的数量和面积呈显著上升趋势,冰川湖溃决洪水(GLOF)风险正在不断增加。由于冰川湖溃决洪水具有爆发突然、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常给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带来极大破坏。因此,系统开展冰川湖地理分布、形成演变过程和物理特性研究,...
西部钻探玉门钻井精细管理推动提速提效
玉门钻井 精细管理 中国石油
2024/9/6
进入三季度以来,西部钻探玉门钻井公司围绕单井安全提速创效工程,抢抓生产黄金季,聚焦生产组织、技术管控、安全生产,将各项举措抓实落地,全力推动生产再提速。截至2024年9月3日,今年开钻169口井,完井147口,累计进尺达54.5万米,自营队伍机速、月速同比提升19.7%、21.4%。

中国科学院冯登国院士将出席CNCC2024并发表特邀报告(图)
冯登国 CNCC2024 信息安全
2024/9/18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赵岩研究组揭示多巴胺再摄取的分子机制和低成瘾风险药物作用机制(图)
赵岩 分子机制 风险 药物
2024/8/10
多巴胺是一种被深入研究的"快乐"神经递质,也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能激发人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它在多巴胺能神经元末梢合成,释放到突触间隙之后,激活突触前膜或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参与调控大脑中认知、运动、情绪和奖励等相关过程的信息传递。位于突触前膜的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负责回收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进入突触前神经元,从而终止多巴胺神经信号...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揭示“意外之财”增加个体风险偏好的心理机制(图)
风险 心理机制 数据
2024/8/10
大量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金钱会被个体区别对待和使用。大量静态单次风险决策研究表明,人们在花销意外之财时,会比花销劳动所得表现出更高的风险偏好。然而尚不清楚在动态风险决策中,人们对于不同来源金钱的风险偏好差异是否依然存在,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