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 植物营养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营养学相关记录144条 . 查询时间(1.548 秒)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战略植物资源保育与利用科研团队最新研究发现,北方獐牙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Bellidifolin(BEL)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研究团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从北方獐牙菜提取物中鉴定出25个氧杂蒽酮类化合物,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其与脂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密切相关。其中,BEL显著降低了血清...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通过对比试验发现缺水会明显抑制冬小麦对氮的吸收和积累,并揭示其降低冬小麦氮营养指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科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上。‌
近日,我所茶树遗传育种团队在茶树次生代谢物没食子酰基叶黄素葡萄糖苷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以“Identification of tea resources with high accumulation of 1-O-galloyl-6-O-luteoyl-α-D-glucose and comprehensive dissection of its variation”为题发表在食品领域国际...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首次引种栽种的西非牡蛎瓜(Telfairia occidentalis),已经在苗圃、百花园和能源植物园内硕果累累。
2024年10月15日,果树所龙眼研究团队在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6)在线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different fixation and dry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Dimocarpus longanscented tea”的研究论文。果树所黄石连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李建光研...
水稻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然而稻米中有毒元素砷含量往往较高,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铁、硒)含量较低,全球超过20亿人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造成隐性饥饿。因此,提高稻米中必需营养元素含量并降低砷积累,对于改善人类营养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9月6日,蔬菜所在连州菜心风味、营养物质组成及关键基因挖掘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食品研究国际》(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JCR Q1,IF=7)。蔬菜所团队博士后Muhammad Sajjad、薛舒丹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钟玉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近日,研究生院根据《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沈农大研究〔2021〕29号),经个人申报、校外盲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学校专家小组评审等环节,评选出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篇,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30篇,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32篇。我院4名博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名硕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4名专业硕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专业学位...
六月的百花园各种鲜花竞相开放,俨然成了花的海洋,花色繁多的鸡蛋花也进入了最佳观赏期,它树型优美、花色鲜艳、芳香馥郁,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在花间漫步。
细胞的营养状况和细胞焦亡的发生对宿主抵御感染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宿主细胞的营养状况变化如葡萄糖水平变化,对于宿主应对病原体感染具有重要影响。在细菌感染过程中,宿主细胞葡萄糖水平可能发生改变。这种变化或是宿主免疫防御的一部分,因而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感染后难以避免的不良后果。事实上,葡萄糖水平变化因不同的病原体感染而异,或促进或抑制感染。细胞焦亡是受调控的细胞死亡过程,而宿主细胞通过焦亡诱导...
在中国庐山的森林中,生长着一种名不见经传的野生植物——牯岭野豌豆(Vicia kulingana L. H. Bailey)。庐山森林下的牯岭野豌豆植株这种隶属于豆科(Fabaceae)野豌豆属(Vicia)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就备受庐山当地人的青睐,不仅作为春季限定的野菜,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2023年5月31日,一项由庐山植物园科研人员牵头完成的综合研究,首次系统地探讨了牯岭...
2024年5月24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生物学团队在油菜硼营养的运输机制中取得进展,相关工作分别以题为“BnaC4.BOR2 mediates boron uptake and translocation in Brassica napus under boron deficiency”和“BnaA4.BOR2 contributes the tolerance of rapeseed to b...
近日,我院真菌多样性与真菌病害调控技术研发团队在钾营养调控免疫、促进植物抗病性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以“Changes in planta K nutrient content altered the interaction pattern between Nicotiana benthamiana and Alternaria longipes”为题发表在《Plant,Cell&Envir...
2023年植物营养与调控团队在西南大学农业科学研究院和资源环境学院的支持下,在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本年度团队新增科研项目14项。其中农业部科技项目南方农田区域高产高效水肥管理技术模式与示范1项(28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企业合作横向项目5项。本团队以“西南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模式、落地与成效”为研究主题,主要围绕“土壤健康”、 “绿色作物”、“循...
2024年4月24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康向阳教授团队在New Phytologist(一区Top)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一区Top)杂志分别发表了题为" MYC2 regulates stomatal density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via targeting EPF...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