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自然地理学相关记录445条 . 查询时间(2.734 秒)
2024年6月13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走进勐腊县勐捧中心小学和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开展“成长中的望天树”第86和87期活动。
近日,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公布了第十四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国强教授荣获该奖励。该奖项的授予既是对李国强教授近年来科研工作的肯定,也提升了兰州大学地学研究在学界的影响力。
2024年1月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与勐腊县勐醒小学开展了第69期“成长中的望天树”科普讲座活动。园林园艺中心高级工程师闫丽春、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组博士研究生郭楚嘉同学分别为勐腊县勐醒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共160余名同学做了科普报告。
亚洲高大的地形、强盛的季风和广袤的干旱区,构成了亚洲独有的地理景观,决定了亚洲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大江大河的分布,影响着亚洲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业、旅游甚至于文化娱乐等发展。亚洲自然地理是如何形成、何时形成的?基于沉积记录和数值模拟分析,我校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鹿化煜教授团队认为,约5000万年以来阶段性的地质活动和气温演变,造就了亚洲的地理景观。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学术刊物《The ...
在一天内完成所有我们想做的事情是很困难的。但如果我们生活在地球历史的早期,那就更加困难了。虽然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天24小时,但在地球久远的过去,一天的时间更短。因为月球距地球更近,所以白天的长度更短。
该工作围绕南亚季风演化,通过青藏高原尼玛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的综合研究,约束了研究区构造及轨道时间尺度的干湿环境变化历史,揭示了南亚季风北上高原腹地的时间及机制,为探究高原隆升与不同时间尺度亚洲季风演化的关系提供了来自高原内部的新数据。
2023年2月14日,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冀科创新”论坛—河北地理大讲堂第六期开讲。本期大讲堂关注白洋淀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监测与风险识别。主讲嘉宾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王仕琴研究员和郑文波博士。大讲堂由地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孟令尧研究员主持,全所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参加。
作为雄安新区境内的主要水体,白洋淀生态功能的维护是将雄安新区建设成绿色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一环,而建立多水源补水机制,统筹南水北调、引黄补淀、上游水库及本地非常规水资源,合理调控生态水文过程是白洋淀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但目前白洋淀的水文条件是否能够支撑雄安新区的快速发展尚不明确。
受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及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全球超过30亿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有研究预计,在未来气候持续增暖情景下,全球水资源紧缺形势将更加严峻。
森林生态系统蓄水能力是指森林冠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能够截留和储存的水量,占陆地水循环的25%以上。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蓄水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尚未在全球尺度得到清晰刻画。
2023年1月21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鲁安怀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完成的题为“Mineral weathering is linked to microbial priming in the critical zone”的研究成果(网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
中国一半湖泊都位于青藏高原,主要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日益加剧,围绕青藏高原湖泊碳源汇之争悬而未决。本研究通过现场监测和数据整合,探讨了近二十年青藏高原水体碳交换过程和特征,为准确评估生态系统碳库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并为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蒙古高原横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俄罗斯南部等地区,是世界自然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也是当前中国、俄罗斯、蒙古国社会经济重点合作的区域。该区域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全球气候变化剧烈响应区和区域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更是我国长期研究不足、资料短缺,亟待开展科学考察的重点区域。杨雅萍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本区域研究,承担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蒙古高原(跨界)生物多样性综合考察”第一课题“蒙古高原资源环...
中国西北地区在过去六十年经历了以气温上升(变暖)、降水增加(变湿)为主要特征的“暖湿化”现象。尽管降水是描述区域干湿变化最重要的指标,但是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其他气象因子可以通过影响潜在蒸发量来改变区域水分平衡,进而影响植被生态系统,因此综合考虑上述气象因子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能更好地反映区域水分平衡异常及植被生态系统响应。研究采用SPEI指标,从水分平衡角度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干湿...
荒漠生态系统是陆地主要生态系统之一,主要提供防风固沙、土壤保持、固碳、水文调节和控制、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文化旅游等生态服务。荒漠生态系统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全球约30亿人口的生活地域,其形成和发展是干旱气候、地表过程和植被演替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根据岩石-土壤特点、热量条件、优势植物(建群种)、地表物质组成、植物群落和环境特征、气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