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相关记录1880条 . 查询时间(0.765 秒)
2024年3月15-17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牧草育种及应用现场观摩会在学校崇州现代农业研发基地及眉山洪雅基地举办。来自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
2024年3月15日上午,临潼区科工局举办“科技之春”农业科技特派员专场活动,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7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受邀出席。本次活动旨在加强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临潼区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2024年3月6日,文法学院党委书记瞿明勇带队赴天门市推进“乡村振兴荆楚行”工作,指导蔬菜抗灾复产工作。园艺林学学院万正杰教授、程菲副教授以及天门市蔬菜办、农技推广中心人员到调研现场进行了技术指导。天门市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张华忠,乡村振兴局局长刘军接待了瞿明勇一行。
2024年3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南繁研究院与阿里巴巴达摩院联合发布了面向育种数据处理全流程的智慧育种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包括育种数据管理和分析、大模型大算力优化加速、人工智能算法预测亲本及优良品种的育种全流程整合,其数据容量、运行速度以及数据安全措施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将成为革新生物育种的重要工具。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全球23家单位的育种家使用该平台。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重要期刊《...
2023年8月28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邀请徐州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副主任后猛,团队成员宋炜涵一行两人到省农科院就甘薯穿梭育种工作开展实地测产和交流座谈,作物研究所副所长薛仁风,薯类研究室主任于涛及团队成员潘家荃、崔亮参与交流。
2024年2月23日,“515”院士专家科技服务道地药材产业链行动(协同推广)技术首席、福白菊岗位负责人、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梅之南教授,带领团队成员王学奎副教授、药用植物专业博士研究生韦启迪等人,冒着冰雪奔赴我省福白菊主产区——麻城市进行灾情考察,实地开展抗灾减灾救灾技术指导。
甘蓝类蔬菜作物种类众多,包括结球甘蓝(圆白菜)、花椰菜、青花菜、芥蓝、苤蓝、羽衣甘蓝、抱子甘蓝等十余种变种类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是我国最重要的一大类蔬菜作物之一。甘蓝类蔬菜的形态变异十分丰富,如结球甘蓝由多层叶片包裹形成的叶球,抱子甘蓝腋芽分化形成的小叶球,青花菜、花椰菜茎顶端分化形成的巨大花球,苤蓝茎基部膨大形成的肉质球茎等。尽管类型丰富多样,其驯化历史相对较短(2500年以内,部分约50...
2024年2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联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IF=20.6)上在线发表了题为“Uncovering key salt-tolerant regulators through a combine...
2024年1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揭示了西藏杂草大麦的起源演化,证实其由栽培大麦经杂交重组脱驯化产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上。
小麦是世界范围种植最广泛的作物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小麦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提高小麦产量是育种的一项重要任务。小麦产量的三要素为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穗粒数由可育小穗数和单个小穗的籽粒数决定。发掘小麦中调控可育小穗数和穗粒数的相关基因,挖掘相关基因的优异位点,有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是培育优异小麦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郭自峰研究组与合作者利用306份来自于世界范围的小麦...
2024年1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团队揭示了弱蓝光遮荫信号诱导大豆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创制了具有抗叶片衰老特性的耐荫突变体,为培育合适耐密高产大豆新品种提供了育种新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23年,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的特色玉米新品种在商洛市一区六县累计推广一千余亩。为进一步推进特色玉米产业发展,商洛市政府于2023年12月29日召开了全市“2024年度特色玉米种植推广工作座谈会”并通报了2024年度万亩规模的工作计划。
近日,农业农村部第742号公告发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等培育的饲草高粱新品种‘木稷1号’和‘木稷2号’获登记。培育耐逆高产饲草新品种、发展草牧业是填补我国优质饲草需求缺口、减轻对进口依赖的重要途径。高粱生物量大,耐逆性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耐盐碱饲草作物之一。
2024年1月12日下午,由湖北洪山实验室牵头承担的湖北省种业高质量发展资金项目“水稻现代育种技术研发与良种选育攻关”项目启动会在学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项目咨询专家组由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武汉大学何光存教授、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肖长惜研究员、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局长郑洪林研究员、湖北荆楚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洪波研究员组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处长段志红,洪山实验室法人代表、华中农业...
2024年1月9日下午,杂交水稻育种家、隆平高科副总裁兼种业科学院院长杨远柱研究员应邀做客第170期“植物生物学前沿论坛”,在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一楼报告厅做了题为“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质创新与育种利用”的学术报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