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环境生物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环境生物学相关记录111条 . 查询时间(2.484 秒)
多环芳烃(PAHs)由于其持久性、生物富集效应和“三致”作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其中,高环PAHs的高生物毒性和低生物可利用性使其具有高残留和高风险的特点,其环境行为和自然衰减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微生物降解是环境PAHs自然衰减的重要途径,也是PAHs污染土壤的主要修复手段。现阶段PAHs降解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针对低环PAHs,依靠传统分离培养技术,其环境降解和代谢途径已相对清晰。...
2015年2月6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持的河南省济源市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试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验收由河南省环保厅主持,环保部生态司、财政厅、济源环保局、环保部南京环科所等30多位领导、专家出席验收会。该修复项目自2012年开始,2014年结束。修复工程采用基于蜈蚣草等超富集植物的植物萃取修复工艺,通过植物修复使重金属污染农田的砷、镉显著下降,修复效率达到预期目标。项...
2014年10月29日,环境保护部正式发布了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牵头编制的《发酵类制药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44-2014)。该规范编制工作历时三年,对发酵类废水治理工程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总结提炼了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共性技术要求,对于规范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设施建设和运行,改善环境质量有较好指导意义。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美国沙漠研究所承担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青藏高原冻土中原油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耐冷工程菌构建”在兰州启动。据调查,全世界每年约有800万吨石油进入环境,使土壤、地下水、河流和海洋受到污染。该项目拟通过对青藏高原冻土中微生物进行系统研究,筛选出高效的低温原油降解菌株,克隆出耐冷或原油降解功能基因,并通过遗传改造获得1~2株稳定高效的原油降解工程菌。同时,进行原...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度(第3批)项目批准通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刘勇勤研究员获得201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资助额度400万元。刘勇勤研究员系统地开展了青藏高原冰川-湖泊微生物与气候环境关系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冰川和湖泊微生物群落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阐明了冰川微生物与大气环流和局地生态系统的关系,揭示了湖泊微生物群落组成受温度、盐度、和湖水的营养状态等气候环境因...
青藏高原,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总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2013年8月29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杨云锋研究组在《自然》旗下的The ISME Journal(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会刊)发表题为《青藏高原草原沿海拔梯度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The microbial gene diversity alon...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思金研究组在石墨烯毒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杂志ACS Nano(ACS Nano, 2013, DOI: 10.1021/nn402330b)上。
日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国安等通过测定树轮序列的碳同位素,研究了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响应,揭示了植物响应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新方式,相关论文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
趋磁细菌能在细胞内合成有生物膜包被、纳米尺寸、单磁畴(SD)的磁铁矿(Fe3O4)或胶黄铁矿(Fe3S4)晶体颗粒—磁小体。磁小体合成条件和生物控制矿化机理是利用化石磁小体重建古环境和开发新型磁性纳米材料的重要前提。过去磁小体一直被认为是在基因严格调控下的产物,即晶形完美和化学纯度高等,是否也受到细菌生长环境变化的影响并不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友绍研究员等一行3人应邀访问了斯里兰卡科学基金会。
2011年8月20日至25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范蔚茗局长及国土与遥感处黄铁青处长、西部行动办公室赵涛副主任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刘国彬研究员及副所长陈改学、张兴昌等陪同下,对晋陕蒙接壤区进行了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状况的科学考察,并检查指导神木和安塞试验站工作。陪同考察的还有水保所前所长邵明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寒旱所沙坡头站站长李新荣研究员。
2011年8月1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推荐文章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盖志琨、朱敏研究员、 英法等国科学家合作研究的有关脊椎动物颌的起源的重要成果。该研究小组利用最先进的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 对来自中国4亿年前无颌类盔甲鱼的脑内颅进行了三维虚拟重建,全面复原了脑,神经系统, 头部血管系统, 鼻垂体系统,以及内耳等感觉器官。 其结果显示盔甲鱼的鼻垂体...
在2011年7月2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等人报道了发现于我国辽西地区大约1.6亿年前沉积地层中产出的一件小型恐龙标本。研究者们基于这件标本命名了“郑氏晓廷龙”,以感谢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馆长郑晓廷先生为建立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并以此为基础保护和收藏大量重要脊椎动物化石标本所做的努力。
胎生是哺乳动物的典型特征,但大约1/5的现生有鳞类爬行动物(有鳞类包括蛇和蜥蜴)也是产活仔的,被称为卵胎生。在有鳞类中,胎生这一特征演化了100多次,演化频率远远高于其他所有脊椎动物的总和。但这个特征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却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近日,一件体内带有胚胎的蜥蜴化石被发表在德国自然科学杂志《Naturwissenshaften》上。这是世界已知最早的怀孕的蜥蜴标本,也是首次在陆生的化石...
2011年7月12日,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会召开。北京生科院院长康乐研究员宣读了成立全球变化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的通知,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研究生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河南大学,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相关领域研究员、教授做了代表中国全球变化生物学最高学术水平的学术报告,包括了植物、动物、微生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研究内容,展示了全球变化生物学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