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 工程通用技术 >>> 薄膜技术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薄膜技术相关记录91条 . 查询时间(2.218 秒)
将热电材料制作成纳米柱状薄膜结构是一种理论上能有效降低热导率、大幅提升热电优值的操控手段。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纳米柱状薄膜热导率的精确获取困难,由于Bi2Te3取向纳米柱状薄膜是由直径为微米量级的纳米柱阵列组成的多孔结构,其表面粗糙度较大,因此在表面上直接沉积百纳米厚的微型金属探测器的实验方案无法适用。常规的热物性测试手段已无法适用于该类表面多孔、厚度为微米量级结构热输运特性的表征。
材料设计的一个重要驱动就是在提高其性能的同时,使得无生命的有机或无机材料等实现与生物体近似的某些功能。尽管具有优异性能的功能材料如以碳纳米管(CNTs)及石墨烯为代表的碳基材料等已经显示了广泛的用途,但若要充分发挥其应用潜能,有必要引入其它“智能化”组分形成杂化材料体系。作为刺激响应性高分子的一种,高分子刷可在碳基材料表面原位形成杂化材料体系,因而有引入高分子的刺激响应性到功能材料的优势。碳基材料...
2015年3月24日,记者从河北沧州渤海新区管委会获悉,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北)海水淡化与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近日在渤海新区揭牌。该研发中心主要研究海水淡化技术,志在突破制约膜分离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技术瓶颈,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面向海水淡化及相关领域的膜工程技术研发平台。该研发中心技术成熟后,将在渤海新区建设一座日产5万吨的海水淡化厂。
2015年2月8日至13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国家特聘千人计划专家杨传芳研究员应邀在意大利参加第六届ECI (Engineering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先进膜会议,主持专题会议,并做了“Better chromatography requires more monodisperse pores”的邀请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大会主席D. Bhattac...
高温分子铁电体通向应用的关键环节,就是制备极化方向高度可控的薄膜。在众多的铁电材料中,分子铁电体由于其制备简单、无毒、低耗能等优点得到了极高的重视。除此之外,分子铁电体优异的成膜特性更赋予了它巨大的应用潜力。自1927年发现第一个低温分子铁电体罗息盐以来,人们从未成功制备出在低电场下易发生极化反转的高温定向分子铁电体薄膜。
用相当于蝉翼厚度千分之一的薄膜材料,将大小差异仅为0.04纳米的氢气和二氧化碳分子筛选分离,这一技术为中国科学家首先攻破。2014年12月12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了相关论文。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分离是氢能生产和二氧化碳捕获中的关键步骤,利用选择性的膜材料,实现二者分子水平的分离,是工业界长期的梦想。
2014年4月26日,蛋白质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重要新型膜离子通道门控和调节机制的结构基础”项目工作部署会在上海召开。项目责任专家、项目专家组以及项目研究团队40余人参加会议。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莱斯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控制二硫化钼(MDS)原子层整齐一致地生长,借此朝制造二维电子设备前进了一步。相关研究发表在本周出版的《自然·材料学》杂志上。
以BCP薄膜技术及其应用为主题的第208期东方科技论坛日前在沪举行。美国工程院院士Thomas Russell、美国科学院院士李爱珍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等2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BCP薄膜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医疗器械、半导体照明、半导体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日本北陆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日前宣布,其研究小组开发出能制作大面积硅薄膜“silicene”的技术。这种只有一个原子厚的薄膜,可具备半导体的性质,有望用于制造高速电子线路等。
2011年12月9日15时30分,中国科学院召开发布会公布名单,共有51人新当选为院士,至此中科院院士总数达到727名。雒建斌,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国际摩擦学学会副主席、IFToMM摩擦学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任委员。曾担任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基金委优秀群体项目负责人。1...
2008年10月13日上午,2008中国欧盟膜技术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在山东大学威海国际学术中心举行。开幕式上,“中欧(威海)膜技术合作研发中心”正式揭牌。
我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詹倩、于荣、贺连龙、李斗星与新加坡大学学者合作,通过高分辨像、电子衍射的原位观察和计算模拟相结合,在La-Sr-Mn-O巨磁阻薄膜精细结构的研究中,发现了电子束辐照诱发的可逆性相变,并解释了其转变机制。5月13日出版的美国《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Vol. 88(2002), 196104-1)刊出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通常情况...
发布人:汪清 发表日期:2006-1-4 2005年12月31日,我所稀薄气体课题组承担的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真空薄膜沉积系统”通过验收。 项目负责人樊菁研究员详细介绍了“真空薄膜沉积系统” 的研制内容、完成情况、性能指标以及经费使用情况,与会专家查阅了“项目合同书”、“测试报告”、“经费使用汇总表”...
发布人:李晖凌 发表日期:2005-3-10 自然界存在着广泛的多尺度现象贯穿微观原子尺度到宏观可视范围。如果从原子层次出发,采用分子动力学计算技术去再现所涉及的物理过程,超出了现有的计算能力。而准连续方法将原子计算和有限元方法相结合,提供了一种采用理论近似方法研究多尺度现象和问题的途径。中科院力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