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病毒学 >>> 病毒生物化学 分子病毒学 病毒生态学 病毒分类学 病毒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病毒学相关记录1330条 . 查询时间(2.218 秒)
2024年7月3日晚,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教授杨海涛、免化所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教授饶子和院士和复旦大学教授孙蕾等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共同发表了题为“TMPRSS2 and glycan receptors synergistically facilitate coronavirus entry”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人类冠状病毒HKU1(HCoV-HKU1)同时利用细胞表面糖受体...
自2019年以来,新冠疫情给人类健康、公共医疗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病毒最为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不断出现,需要研发针对新冠病毒多种变异毒株的新型广谱疫苗,以有效应对病毒变异可能带来的持续和未来潜在流行。2024年7月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崔宗强团队提出了一种纳米颗粒展示预存中和抗体保守表位的疫苗策略,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广谱抗新...
2024年6月27日,林学院青年教师梁特与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科研团队合作在蛋白质组学权威期刊《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IF:7)上发表了“Antibody profiling of pan-cancer viral proteome reveals biomarkers for nasopharyngeal...
2024年6月24日记者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发现,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mGluR2)是流感病毒通过网格蛋白介导内吞途径入侵细胞的关键受体。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微生物》上。
2024年6月24日,方荣祥团队在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期刊上发表题为“Trans-complementation of the viral movement protein mediates efficient expression of large target genes via a tobacco mosaic virus vector” 的文章。该研究...
2024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健康院”)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国家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在Cell Reports发表题为An unconventional VH1-2 antibody tolerates escape mutations and shows an antigenic hotspot on SARS-CoV-2 spike的研究论文。
2024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健康院”)、广州国家实验室等单位联合在在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Cryo-EM structures of Thogoto virus polymerase reveal unique RNA transcription and replication mechanisms among o...
抗体治疗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发生逃逸突变,特别是受体结合域(RBD)这一关键靶位的突变,使得基于康复病人获得单克隆抗体的研发路径面临严峻挑战。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发现,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是流感病毒利用网格蛋白进入细胞的关键受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微生物(Nature Microbiology)》上。
微塑料被认为是环境中的新污染物之一,几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结构,微塑料不仅可以为一些微生物(如病原菌等)提供生长繁殖的“庇护所”,通过塑料保护或形成生物膜等方式规避能灭活病原菌的有害因素如紫外线或消毒剂等。同时,微塑料还可能为一些有害微生物提供“筏子”,病原菌搭载这一“免费便车”可以从陆地、大气及江河湖海中长距离传输,甚至洲际尺度扩散乃至全球迁徙,进而可能对生态系统稳...
具有重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近海大藻养殖是一项关键的海洋碳增汇(或负排放)路径。近年来受海洋升温、酸化等不利环境变化影响大规模海藻病害频发,此外,栖息在藻际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和病毒等)与大藻构成的紧密共生体对大藻健康和生长亦具重要调控作用,但目前对此了解甚少。
虫媒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引发疫情,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但特异性防治手段却极其有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SFTSV)是近年来在亚洲国家持续流行的新型布尼亚病毒,其经蜱虫叮咬实现跨种传播,在蜱虫活动季节如5-8月份引发感染高峰。人感染后的典型症状为持续性发热、胃肠道不适、白细胞及血小...
2024年6月11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王奇慧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 Two noncompeting human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targeting MPXV B6 show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orthopoxvirus infections”研究论...
原核生物(细菌和古菌)在和噬菌体长期的竞争过程中进化出丰富多样的抗病毒系统,这些系统可以通过切割或者修饰核酸物质,或消耗原核生物生长必需的代谢物来实现抗病毒目的。针对原核生物抗病毒免疫系统的研究不但能够促进我们对于抗病毒免疫系统的功能、起源和进化的理解,还能推动基于这些免疫系统开发出重要的生物学工具。2024年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邓增钦团队和合作团队揭示了包括NADase/Ago和III-...
2024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祥喜研究员应邀参加“格微致知—研究生创新特色课程”,并作了题为“病毒结构、抗体谱系与疫苗设计”的报告。本次报告由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翔教授主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