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生物化学 微生物生理学 微生物遗传学 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免疫学 微生物分类学 真菌学 细菌学 应用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微生物学相关记录2079条 . 查询时间(1.02 秒)
2024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冰川退缩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冰川微生物区系研究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与极地冰川相比,山地冰川通常具有陡峭的海拔梯度、不同生境之间的水文连通性以及更大的季节性变化。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2024年8月11日召开记者会公布,医学院研究团队利用肠道微生物开发精准的工具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简称“自闭症”),有助及早评估儿童患上自闭症的风险。
2024年7月11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冯婕团队、吴林寰团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周海健团队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题为“Data‐Driven Engineering of Phages with Tunable Capsule Tropism for Klebsiella pneumoniae”的文章。研究为噬菌体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即创建合成噬菌体...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和抗菌酶(Antimicrobial enzymes,AMEs)作为非常有前景的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具有特异杀菌、生物相容性高、绿色安全等优势,有望为解决微生物耐药难题提供新策略。然而,大多数抗菌肽杀菌效率不高,且稳定性较差,尤其是较长序列的抗菌肽不仅成本高,还容易引发免疫原性;类似的,抗菌酶通过催化破坏菌壁而杀菌,但是需要较长作用时...
2024年7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草食动物细菌病团队研究了 GE296_RS03820 和 GE296_RS03830 基因参与鸭疫里默氏菌荚膜多糖的生物合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以“The GE296_RS03820 and  GE296_RS03830 genes are involved in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biosynthesis i...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黄秀娟研究团队发现孤独症与儿童肠道微生物组的关系,借助多领域的微生物标志物可以准确识别孤独症儿童,诊断准确率高达91%,该研究成果于7月8日上线《自然-微生物学》杂志。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传喜讯!微生物代谢与应用学科团队的李娅博士,在鄱阳湖微生物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株参与氮循环的黄杆菌属细菌新种,菌株编号为JXAS1,并命名为鄱阳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oyangense),这是我国首次在鄱阳湖水体生境中发现和命名的细菌新种。该新菌种的微生物分类学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6月12日公开发表于国际知名微生物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
2024年6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葫芦科蔬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黄瓜幼苗细菌性软腐病抗性候选基因挖掘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从119份黄瓜核心种质中鉴定出26份高抗软腐病种质和17份高感软腐病种质,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到5个与黄瓜幼苗软腐病抗性相关的QTL位点,并挖掘到6个参与软腐病抗性调控的候选基因。相关研究结果以“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罗文穗教授和植物保护学院韩自端教授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复杂微生物组,阐释了进化模式线虫 Pristionchus pacificus 与细菌群落的交互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在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的全球背景下,传统抗生素的有效性正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被称为ESKAPE的病原体,其强大的抗生素耐药性和毒性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些病原菌携带抗生素耐药基因,毒性很强,可引起危及生命的感染。更糟糕的是,过去20年中,新批准的首创抗生素数量一直在稳步减少,尤其是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感染的抗生素。
Metabolon是代谢途径中酶与酶形成的临时的结构-功能复合体,可增加代谢流,并“一体化压铸”目标产物。真菌烯化吲哚生物碱结构复杂多样,展现出多种显著的生物活性,是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其中,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化合物(+)-notoamide B及其非差向异构体(+)-versicolamide B共存于多种真菌中。虽然,蘋哪醇重排以及Diels–Alder 加成等步骤被认为包含在其生源...
2024年6月15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钟超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特邀综述文章“Programmable Bacterial Biofilms as Engineered Living Materials”,并入选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杂志内页封面文章。
细菌中构建DNA多拷贝串联重复用途十分广泛,在基因表达、代谢工程及基因组进化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DNA多拷贝串联重复技术分为体外和体内构建两种,体外构建通常存在耗时长、限制酶选择难、多聚体不稳定等问题,体内构建相对高效,但常用技术需事先在重复单元两端加上长同源臂,并依赖宿主自身的同源重组系统实现串联重复,且事后需破坏该内源重组系统来维持既得拷贝数的稳定性,对宿主产生潜在不利影响的同时操作依...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肠道菌群与人体的衰老与代谢密切相关。然而,截至目前的研究结果,大多缺乏前瞻性。尤其是对肠道菌群在衰老和代谢中的作用,以及对心血管疾病风险调控的作用缺乏深入研究。
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微生物合成生物学与生物转化团队揭示了细菌调节三维基因组结构变化以适应环境胁迫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