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恒星与银河系 >>> 恒星形成与演化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恒星形成与演化相关记录96条 . 查询时间(0.421 秒)
恒星形成于星系中主要由氢分子组成的分子云(molecular clouds)中。分子云内部最致密的部分称为分子云核(molecular cores)。分子云核在自身引力作用下会坍缩形成原恒星(protostars)。然而,并非所有的分子云核都有能力形成恒星。寻找能够形成恒星的分子云核一直是恒星形成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普朗克卫星巡天在银河系中探测到了13188个冷尘埃团块(简称普朗克冷团块,Plan...
质量大于8个太阳质量的恒星虽然稀少,却深刻影响着星系的演化。它们是星系中重子物质和紫外辐射的主要来源。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是:大质量恒星是否可以像类太阳恒星那样,在形成过程中产生吸积盘和准直的外向流。然而,由于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普遍离太阳系比较远(> 1 kpc),而且大质量恒星趋向于成团形成,使得大质量恒星形成的观测研究一直困难重重。这个问题只有借助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干涉阵观测才能得到回答。
大质量恒星(>8个太阳质量)如何形成是现代天体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尽管大质量恒星在宇宙空间数目比小质量恒星少得多(只占恒星数目的1%左右),但贡献了绝大多数的恒星光度。大质量恒星快速演化过程中伴生的星际介质反馈及元素核合成过程,推动了其所在星团、甚至整个星系结构和化学的演化。微波和毫米波的脉泽是一种类似于光学激光的非热辐射,天文观测发现它们通常与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成协,这些脉泽来自致密辐射区域(...
类太阳恒星中,高含量的锂元素罕见吗? 类太阳恒星会产生锂元素吗?它发生在恒星演化的哪个阶段?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和Kumar博士领导的国际团队,利用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光谱数据及国际GALAH巡天数据发现类太阳恒星经过氦闪后普遍可以产生锂元素,该发现解开了上述谜题。2020年7月6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天文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
2020年6月30日,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天文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课题组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WISE)的红外观测数据及热物理模型,揭示了主带小行星中的Vesta族群的热物理特性,对理解小行星带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恒星是可以通过核聚变发光发热的等离子体星球,是构成可见宇宙的 “原子(atoms)”。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千亿恒星中最普普通通的一员,是“个头”比较小的矮星。比太阳个头更大的恒星,特别是大质量恒星(质量大于8个太阳质量)虽然稀少,但却影响巨大[注1]。然而,大质量恒星是如何形成的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刘铁博士领衔的国际团队,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毫米波/亚毫米波干涉阵...
近期,贵州大学张立云教授团队、国家天文台施建荣研究员、美国巴特勒大学韩先明教授和云南大学王海峰博士后等合作利用LAMOST中分辨率时序光谱和Kepler测光数据,对恒星的磁活动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它们的色球活动强度和演化情况。在银河系中存在大量变星,变星是指亮度与电磁辐射不稳定,经常变化并且伴随着其他物理变化的恒星,如类太阳恒星、天琴座变星等。天文学家通常利用国内外的测光数据和光谱数据,确定恒星...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团组吴优博士等人对热亚矮星与中子星双星系统进行研究,得到了银河系中这类系统的统计性质,并分析了它们在观测上被找到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杂志《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热亚矮星是一类特殊的天体,在赫罗图中位于极端水平分支,它是由一个中心燃烧的氦核和很薄氢壳层构成的恒星。双星演化理论预言了热亚矮星...
近日,国家天文台王瑞博士、罗阿理研究员和陈建军副研究员等人通过深度学习方法估计了LAMOST二期中分辨率巡天147万光谱数据的恒星参数(有效温度和表面重力)和13种化学元素丰度。该方法为LAMOST中分辨率光谱数据的恒星参数星表提供了更为丰富准确的信息。
国家天文台星际介质团组博士研究生徐雪芳及其导师李菂研究员等利用ALMA获取了针对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迄今最为灵敏的高密度气体谱线成图,发现了猎户座分子云中致密云核的转动方向独立于其所在的纤维状结构。
PSR J1640+2224是一颗自转周期为3.16毫秒的毫秒脉冲星,它位于一个伴星为白矮星且轨道近圆的双星系统之中,其轨道周期为175天。根据理论计算,该白矮星伴星的质量应该在0.35-0.39倍太阳质量(M)之间。然而,观测和理论研究发现此白矮星伴星的质量大于0.4M。这意味着PSR J1640+2224既不属于低质量X-射线脉冲星双星,也不属于中等质量X-射线脉冲星双星系统,其形成过程成为X...
中国天文学家利用我国13.7米毫米波望远镜和“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观测数据,并结合其他波段公开数据,研究揭示出巨分子云中第一个星团的可能起源。这一科研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徐金龙博士等研究人员共同完成。据徐金龙介绍,宇宙中绝大多数恒星以成团的模式形成,而星团则是在巨分子云中形成,母分子云散去后所留下的,就是光学波段可见的星团。处于演化早期的星团恒星年龄十分相近,它...
新疆天文台脉冲星团组博士后姜龙等人提出中子星-奇异星相变模型。研究人员认为吸积中子星的质量达到某一上限(具体数值依赖于其自转周期)之后,可能会通过剧烈的相变过程而成为奇异星。相变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和爆发不对称性造成踢动,最终可能导致双星系统的瓦解,进而形成孤立毫秒脉冲星。 为了探究该模型的可行性,研究人员利用星族合成程序对该过程进行了大样本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当踢动速度为每秒60公里时,中子星-奇异...
近期,国家天文台李广伟副研究员和英国伦敦城市大学Ian D. Howarth教授在LAMOST数据中发现了2颗氮超丰O型星(ON星)并揭示了这类星的起源。该研究工作解决了困扰天文学家们近50年的ON星的起源问题。文章已经在《天体物理学报》(2019,ApJ,882,2)发表。这两颗星分别被称为:LS I +61 28 和 HDE 236672。LS I +61 28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颗高速自转的O...
近期,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组陈兴浩博士、李焱研究员和国家天文台张孝斌研究员合作,利用星震学方法精确得到了主序演化阶段混合型变星CoRoT 100866999的中心对流核尺度。该研究成果于12月26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赫罗图上,混合型变星位于盾牌座delta型变星和剑鱼座gamma型变星不稳定带的重叠区域,兼有p模式和g模式两种脉动特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