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学 农业相关记录40423条 . 查询时间(2.592 秒)
2023年8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通过比较基因组、代谢组和群体基因组学,揭示了甜荞物种形成、生态适应性、芦丁含量和花柱形态的遗传基础,为荞麦基因组学辅助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农业农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崔红光团队前期首次克隆和注释了TelMV百香果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Yang et al., 2018, Arch Virol),成功构建了TelMV的反向遗传学操作体系(Gou et al., 2023, J Virol)。本研究通过比对分析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中143种病毒的多功能蛋白HCPro氨基酸序列,筛选到保守的第181位的...
1958年宁夏农学院成立时,农学系设有土壤农化教研室。2001年改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教研室,并开始招收“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2014年获批为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为自治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班建设专业。近年来,专业内涵建设稳步推进,2023年伴随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的设立,专业建设迎来了新的契机。
农业资源与环境隶属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一级学科,下设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农业环境保护三个二级学科。宁夏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教研室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土壤农化教研室;2001年成立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2002年获批植物营养学硕士点并开始招收硕士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利:一种利用稀土元素示踪农业面源磷素流失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利:人参设施农业域确定方法。
发表文章500余篇,其中Nature communications,Horticulture Research 等SCI 论文53篇,EI、ISTP(CPCI)45篇。
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枣中心)是我国唯一专职从事枣属植物研究的正处级科研机构。在我国著名枣专家曲泽洲教授等倡议下,于1986年5月由河北省教委批准成立,河北省政府拨专款建设了枣中心楼。2000年,枣中心与园艺系合并成立园艺学院,成为园艺学院的二级机构。2018年,枣中心恢复正处级科研单位。1996年,被评为“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先进集体”。
主编《中国果树志·枣卷》《中国枣种质资源》《枣疯病》《中国枣产业发展报告》《Acta Horticulturae》《果树种类论》《中国干果》《中国野生果树》《果树栽培学总论》等著作、教材41部。
培育枣和酸枣新品种43个,其中做为第一培育人培育35个(国审2个,四倍体品种4个,植物新品种权13个)。
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制定标准列表。
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授权专利。
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59年,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列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4281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87名;在职教职工3151人,其中专任教师2074人;教授及相应职称448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1002人;博士生导师216人,硕士生导师772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
田长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盐碱地生物资源与评价利用(西北内陆盐碱地)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土壤改良、植物营养与绿洲农业生态研究。曾获全国科技扶贫先进个人、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方树泉科技扶贫奖,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三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兼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新...
甘薯茎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以“选、控、封、防”为主,可为薯农解决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提高甘薯产量。该技术具有环保、高效、易操作等特点,减少了高毒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环境,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提高了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