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海洋物理学 系统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837 秒)
2024年8月19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一筠、胡珀研究团队在浪流相互作用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阐明了不同极端天气系统下波浪对风暴潮和海流的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
由深海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所属 “深海生物功能基因原位检测与传感系统研制”项目,于2020年6月8日至13日在南海开展为期5天的海上验收试验。
2020年2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energy and electron transfer of the photosystem I–IsiA–flavodoxin super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项工作是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梅/常文瑞课题组与章新政课题组合作完成的。光合蓝藻(Cy...
近日,在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码头及其附近海域成功完成了中国海洋大学为主研发的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浅海联调联试。测试期间,布放了中国海洋大学自主研发的五台海底电磁采集站和大功率水下电流发射器。自2010年以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李予国教授团队针对深水区含油气资源的勘探与评价需求,作为863课题技术首席,带领多学科、跨学院的攻关团队,成功研发作为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10...
2013年10月17日,我国首个涵盖全球大洋到中国海的综合业务化海洋学预报系统在京发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王辉介绍,目前该系统主要由海面风场预报系统、温盐流预报系统、海浪预报系统及两极海冰预报系统构成,预报区域有全球、印度洋、西北太平洋、渤黄东海、南海和两极地区。未来还将陆续推出其他区域和要素的预报,以完善目前的全球预报系统。此外,还将加大中国近海海洋学预报系统的研发和发布力度,实现中心数值预...
2013年5月11日,随着海底观测数据在屏幕上的实时显示,标志我国首个真正意义的海底观测示范系统在海南三亚海域建设完成。
2012年3月30日,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彭世球研究员召集并主持了第二次南海海洋所未来模式系统发展讨论会。LTO学术委员会海外主任黄瑞新教、LTO副主任齐义泉研究员以及LTO数值模拟与资料同化领域的青年骨干与会。大家热烈讨论了南海海洋所未来模式系统的发展,对发展有特色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南海海洋模式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构想和建议。
2011年9月23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在青岛组织召开“深海拖曳探测及水下定位系统工程化技术研究”项目总体方案设计审查会。
近日,经国家版权局审定,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多项自主开发系统被正式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该批著作权的获得填补了研究所在计算机软件研发领域的空白。该批软件包括南海海洋所独立开发海水可溶性营养要素原位比测仪的自动进样控制系统、水体广角体散射函数测量仪数据处理系统、水体广角体散射函数测量系统、海洋光学浮标野外自动化工作控制系统以及合作开发的海底热流原位处理系统
在工作原理、技术参数、采集软件和处理软件功能与操作, 以及数据实测等方面对相干声纳多波束测深系统Geoswath Plus 和传统型多波束测深系统Seabeam 1180 进行了详细对比。对比表明, 两套多波束系统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 传统型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探头下方数据密集, 两侧的数据逐渐变稀, 相干声纳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探头正下方的数据比较稀疏, 探头两侧的数据较密集; 相干声纳多波束测深系统G...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等共同发起“海岸带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定于2010 年6 月17~18 日在烟台召开。期望会议能促进海岸带学科等多学科交叉,大幅度加强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在我国的辐射效应,鼓励更多的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参加海岸带科学研究。主题有海岸带生态环境及湿地修复、海岸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海岸带碳循环与减排、海岸带污染过程、海岸带综合管...
由南京理工大学在我国首次研制成功的天然气水合物状态变化模拟实验光电探测系统,利用水下微型摄像与光强透射/散射测试两种技术手段,成功地实现了对水下高压平衡釜中天然气水合物液体(纯水-甲烷体系)在高压、低温变化条件下的合成与相变全过程,进行可视化与定量的连续实时监测,为天然气水合物合成规律的模拟实验研究以及合成晶体的点火燃烧成功,提供了重要而有效的监测技术手段。本项目研究成果亦可拓展应用于类似实验室内...
全球第一个四维度“数字海洋”原型系统目前由我科学家建成,这是我国自2006年正式实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以来在此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记者日前在首届中国“数字海洋”论坛上见到了该领域研究专家、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石绥祥所做的演示。只见电脑屏幕上呈现着一个地球的立体图,他将鼠标放在蓝色海洋上的任意一点,该点所代表区域的一系列海洋参数、包括音像视频均能调取出来;...
Abstract覆盖地球表面积72%的海洋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系统的关键功能环节。叙述了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针对"全球可持续性"需求的目标,研究与地球系统和全球变化紧密联系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海洋食物网的相互作用,探索候和人文驱动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新世纪海洋生态系统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是认识可持续生态系统服务与产出的重要途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