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世界近代史”相关记录52条 . 查询时间(1.609 秒)
二战后日本“战友会”群体与缅甸战场微观战史书写
二战 日本“战友会” 缅甸战场
2024/4/8
二战后日本的“战友会”群体,是以乡土地域、家族血缘或其他社会关系为纽带,借助战场上凝结起来的生死情谊,由日本二战时“乡土部队”发展而来。该群体既是战争亲历者,又是二战后较早的一批战史研究者,他们关注二战缅甸战场,采用微观战史的书写体例,编纂参战师团、联队史志集,出版个人战记与回忆录,形成了官方档案之外的珍贵“一手”文献群。
波托西与近代早期横渡太平洋的大帆船贸易
大帆船贸易 波托西 横渡太平洋
2023/12/6
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通过冒险征服开通了往返菲律宾马尼拉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间的大帆船贸易航线,这条航线绕过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横渡太平洋实现直航联络。借此西班牙建立起长达250年联结亚洲、美洲与欧洲之间的洲际贸易网络,在世界经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学者阿图罗•吉拉尔德斯认为全球化贸易就起源于1571年开启的马尼拉大帆船,最终进入全球市场的大量白银是世界贸易的关键驱动。过往学术界侧重从...
1980年艾滋病在美国出现后,艾滋病溯源问题在冷战氛围中迅速被政治化,美苏两国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认知战。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情报部门采取“积极措施”,以“艾滋病是美国军方制造的生物武器”为核心信息发动对美宣传和政治攻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国际上的反美和恐美情绪,影响了美国及其盟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里根总统上台后,美国不断强化对苏冷战态势,专门成立了“积极措施工作组”,以应对苏联关于艾滋病起...
冷战时期,美国对智利公共外交重在防止智利国内反美主义和共产主义抬头,保护美国在智利的经济利益,并防止智利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从而维护美国在南美乃至整个拉美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对智利公共外交发轫于冷战初期,通过信息交流项目和教育交流,企图抑制智利国内的民族主义和反美主义。亚历山德里时期,美国利用公关活动和人员交流,支持中右翼政党,防范左翼政党上台。弗雷时期,美国对智利开展了漫画宣传和推广“...
赵博文:“新不列颠史”:波考克对英帝国史的反思
“新不列颠史” 波考克 新不列颠人
2023/3/29
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对于帝国史尤其是英帝国史的研究成果丰硕。波考克的“新不列颠史”以另外一种方式回溯了英帝国的发展历程。“新不列颠史”是一部以“新不列颠人”为身份纽带,以盎格鲁-爱尔兰人的全球扩张为进程的历史。但是,“新不列颠史”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刻意地去欧洲化研究范式,以及否认爱尔兰历史的独立性,一直饱受争议。作为一种超越民族国家历史叙述准则的历史叙事模式,“新不列颠史”在跨大西洋史等方面的贡献应...
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尼克松政府更多聚焦于美苏缓和以及对美、苏、中三边关系的调整,并未把核不扩散置于对外政策的优先地位,没能对拒绝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的印度的核动态保持足够重视,对日益活跃的印度核活动做出了草率的判断,并缺少有效的应对预案。1974年5月印度进行核试爆以后,尼克松与福特两任政府出于防止印度进一步倾向苏联、并维持南亚地缘战略平衡的考虑,选择对印度采取“低调”反应,...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核试验所产生的放射性尘埃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发了国际社会和美国民众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和美国国内的反核运动不断高涨,强烈要求有核国家停止核试验。迫于国内外的压力,美国政府于1958年7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与苏联就核禁试问题进行谈判。但是,美国政府对核禁试谈判采取了极为消极的立场,其基本政策是,在确保美国核优势的同时,尽可能阻止苏联核力量的发展,同时通过谈判改善...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的农业调整政策,与美国农业萧条空前严重、自由放任主义主导下反农业危机政策的失败,以及农业利益集团与农民斗争的大力推动都有密切关系。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调整政策是以1933年的《农业调整法》及其相关修订立法为基础展开的。依据这些法律及其所确定的农业调整手段的不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调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生产控制成为农业调整的主要应急手段。土壤保护在第二、第...
原敬在担任台湾事务局委员时,初步提出殖民地统治构想—“内地延长论”,随着日本在“关东州”和朝鲜实施殖民统治,其殖民地统治构想进一步深化,明确为“同化论”。以其殖民地统治构想为思想指导,原敬组阁之后,针对殖民地统治面临的严重危机,对殖民地统治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其调整目标是以“同化”为核心,取代“武断统治”,实施“文化统治”政策,构建政党内阁掌握殖民地统治的体制。原敬内阁通过调整殖民地统治政策打破了军...
王倩:近代国家构建视野下的德意志城乡关系
德意志 城乡关系 近代国家构建
2023/2/24
在传统研究中,中世纪的农村和城市通常被视为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历史力量:一方处于等级制下的停滞状态,另一方则自由而充满活力,所谓“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换言之,只有城市和市民才被视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引擎。对城乡之间进行这种截然对立的二元区分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中世纪的一位萨克森法学家就注意到城市和农村的相似性,称“将市民和农民分割开的,仅仅是一面墙或篱笆而已”。
付成双:白人种族主义偏见与北美印第安人形象建构
印第安人 野蛮人 他者 文明
2023/2/24
深受种族主义偏见影响的欧洲殖民者根据其对野蛮人的传统认知,将北美土著居民简单地建构成“高贵的野蛮人”和“邪恶的野蛮人”两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形象。这两种形象与其说是对北美印第安人及其文化的真实反映,毋宁说是为实现自身目的、从他者的角度对北美印第安人所进行的刻板化定型,所折射的是白人基督教徒的种族主义情结和文化偏见。美加社会为实现从文化上消灭“野蛮人”的目标,都曾对印第安人推行文明开化政策,但收效不大。...
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章程
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 章程 世界近代现代史
2023/12/7
本会全称为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英文译名为China Association of Modern World History,英文缩写为CAMWH。为便于工作,下设中国世界近代史和中国世界现代史两个专业委员会。
《中华读书报》|苏格兰:一部近代史
苏格兰 农村生活 城镇居民 英格兰
2022/3/29
根据估算,17世纪末苏格兰的居民人口仅略多于一百万,这在当时相当于英格兰的五分之一,西班牙的八分之一。苏格兰的人口规模与瑞士相近,这让该国在一个军事力量更多地取决于人口规模而非技术实力的年代备显脆弱。苏格兰的大部分国土为群山与沼泽地所覆盖,因此人口往往集中于条件更为宜居、对集约化耕作更为有利的地段。事实上,即便到20世纪晚期,在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土地开发与排水改良之后,苏格兰仍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只适合...
“哲人”是启蒙时代意识形态讨论和斗争的焦点。在公众和舆论的重要性日渐增长的时代,公共人物这种现代现象诞生,哲人的公共形象成为启蒙哲人与反启蒙势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反哲人群体一开始蔑视地将启蒙哲人视作不信教、反宗教、不学无术、妖言惑众以谋取私利的伪君子,试图揭露他们的骗子面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启蒙思想四处传播,启蒙哲人的影响日益高涨。反哲人群体既嫉妒又恐慌,掀起越来越高的反对声浪,指控启蒙思想败坏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