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 宇宙飞船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宇宙飞船相关记录117条 . 查询时间(2.395 秒)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10日上午召开国家航天委员会航天开发振兴工作委员会,审核并确定月球探测工程规划变更方案,决定将月球轨道飞船的研发日程延长19个月。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载人飞船测试原型“星虫”(Starhopper)很快将实现其迄今最大跳跃——它将于8月16日至18日期间进行测试,预计跳跃高度200米。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消息,第一艘完整的“猎户座”载人飞船已完成最后组装,接下来将进行测试。按照计划,NASA将利用“猎户座”飞船及正在研制中的“太空发射系统”火箭在5年内实现载人登月。而其未来登月任务中还存在一个“B计划”——如果发生意外,飞船可搭载宇航员执行其他任务。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货运飞船2017年7月3日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带回了第一个登上这个空间实验室的中国自主设计实验装置。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社交媒体网站上说,“龙”飞船当天从空间站脱离后,经过约5小时飞行,于美国东部时间8时12分(北京时间20时12分)落入加利福尼亚州以西的太平洋海域。
“Tomsk-TPU-120”是俄罗斯第一颗外壳借助3D打印机制成的卫星,在设计时考虑了多级动态模拟结果。采用这些技术可大大缩短研制时间,减少实际试验次数,还能找到新的材料和设计方面最佳解决方案,以降低项目成本。托木斯克工业大学高技术物理学研究所所长雅科夫列夫表示,在发射运载飞船时,航天设备及其有效载荷将承受剧烈的震动,可能导致其毁灭。因此,研究和设计这类结构时应考虑到它们的动态加载。
据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光谱》杂志网站12月1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AIST)合作,研制出了一款能自我修复的晶体管。研究人员表示,最新自我修复技术有助于研制单芯片飞船,其能以五分之一光速飞行,在20年内抵达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016年4月13日报道,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和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12日宣布,将携手启动又一个1亿美元的项目——“突破摄星(Breakthrough Starshot)”计划,目的是研制一款直径约10厘米、重几克的新型“纳米飞船”,并让数千艘这样的飞船组成舰队,向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进发,并发回图像。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开始对具有革新性的“电动帆”宇宙飞船推进系统方案进行测试。这种推进系统可利用太阳风使飞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星际航行,并能降低其对燃料的依赖。
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KARI)院长金承祚2日出席国会举行的“2013罗老号成功发射后发展成为宇宙强国的战略研讨会”上,介绍了韩国“2040宇宙远景”计划。远景内容包括,截至2030年利用喷气式发动机与液体发动机的火箭,开发出能飞至100公里高空的10吨级载人宇宙飞船。
俄罗斯飞行控制中心4月19日说,在国际空间站驻站的俄宇航员帕维尔·维纳格拉多夫和罗曼·罗曼年科当天开始实施2013年首次太空行走,其间将完成3项主要任务。俄飞行控制中心发言人表示,这次太空行走于莫斯科时间19日18时(北京时间19日22时)开始,预计于莫斯科时间20日0时(北京时间20日4时)左右结束。
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2012年7月24日表示,俄“进步M—15M”货运飞船因对接系统发生技术故障,被迫放弃与空间站的二次对接,此次技术故障的原因暂不清楚。预计29日再次尝试与国际空间站重新对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3月22日公开展示了测试版“猎户座”(Orion)宇宙飞船,虽然飞船外部并没有陶瓷涂层,但是内部的设备装置一切就绪。作为“星座计划”(Constellation)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猎户座”宇宙飞船最初的设计是用于人类往返地球和月球之间,由前任总统乔治·布什提出。2010年,奥巴马总统取消了这一计划,然而却在两个月后将其重启,因为飞船可以在危急时刻作为空间站的逃生器...
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4日发布消息说,日前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失败的俄“进步M-06M”货运飞船当天晚间与空间站成功实现对接,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去多种给养及设备。该中心发言人伦金介绍说,莫斯科时间4日20时17分(北京时间5日零时17分),“进步M-06M”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星辰”号服务舱成功自动对接。在完成对接后,宇航员还要检查对接舱的密封性及压力数据,预计数小时后宇航员将开始从货运飞船上卸货...
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2010年4月28日宣布,俄罗斯于当天晚间向国际空间站成功发射一艘货运飞船,为空间站送去多种给养及设备。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一群“智能尘埃”航天器将发射至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最佳位置,它们将比传统航天器更早地提醒人们危险太空风暴的到来。近日,科学家宣称,智能尘埃航天器的第一批原型将最早于今年5月发射至低地球轨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