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生态学”相关记录567条 . 查询时间(2.194 秒)
国家林草局西北调查规划院碳汇研究成果获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碳汇 高寒草甸 梁希 科技进步奖
2024/11/1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修复模式研究
三北局 草原 生态修复
2024/11/12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微纳塑料对食叶蔬菜的生态效应(图)
塑料 生态 植物
2024/11/13
全球塑料产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农业生态系统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微纳塑料(MNPs),对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形成潜在风险。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可以通过根部吸收和积累MNPs,但空气中的MNPs是否可以通过大气沉降在植物叶片中吸收和积累以及MNPs对植物的生态效应仍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华南植物园赴海南开展植物引种工作(图)
植物 资源 生态
2024/10/14
2024年9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引种保育部联合标本馆针对海南植物资源开展考察和引种工作。此次考察为期10天,足迹覆盖了儋州市、昌江黎族自治县、东方市、乐东黎族自治县、三亚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多个市县,旨在加强海南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核心种质收集,支撑服务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需求和华南国家植物园种质资源库建设。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藏东南然乌湖流域部分植物花粉形态研究、古生态学解释及其应用潜力分析(图)
植物 生态 应用 分析
2024/11/10
化石花粉是了解过去植物多样性、植被景观与气候变化的“显微钥匙”,因此,化石花粉的分类精度直接决定了古植物多样性与古环境重建的质量。近年来,中国的花粉数据库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这些已发表的数据集或图集中的花粉分类水平以及鉴定特征的梳理还有提升空间,特别是现代植物花粉研究不足的地区。这限制了第四纪化石花粉的准确鉴定与分类。因此,迫切需要填补有限的已发表花粉形态与丰富的现代植物种类之间的鸿沟,尤其是在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郭文召副研究员在黄土高原植被类型对增流、减沙和固碳的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郭文召 黄土高原 植被类型 增流 减沙 固碳
2024/9/2
2023年7月20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生科院张群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题为“Phosphatidic acid regulates ammonium uptake by interacting with AMMONIUM TRANSPORTER 1;1 in Arabidopsis”。
热带地区树木的植物化学多样性和植食性更高
热带地区 植物化学 热带植物园
2024/8/22
热带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何如此丰富?这个谜团几十年来一直吸引着生态学家和演化生物学家。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研究组与美国圣母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在《自然—生态与进化》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版纳园古生态研究组参与完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图)
生态 气候 植物
2024/8/16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李树峰研究员参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建华教授团队、University of Johannesburg Alexei A. Oskolski教授合作完成的成果《低纬度地区植物如何响应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入选2023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等揭示全球气候变化下葡萄科植物生存策略的转变机制(图)
植物 气候变化 生态
2024/7/18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变化动态至关重要。面对变化的环境,植物或迁移至新分布区以维持原有生态位,或原地演化出新性状来适应新环境,或兼顾两种策略。传统的生态位保守性假说认为,物种更倾向于保留祖先生态位,即“迁移”可能比“演化”更容易。有研究认为,“演化”策略在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过程中同样重要,两种策略可能在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复杂作用下相互转变。然而,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这两种策略的...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全球气候变化下葡萄科植物生存策略的转变机制(图)
气候 植物 生态
2024/7/22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变化动态至关重要。面对变化的环境,植物或迁移至新分布区以维持其原有生态位,或原地演化出新性状来适应新环境,或两种策略兼而有之。传统的生态位保守性假说认为,物种更倾向于保留其祖先生态位,即“迁移”可能比“演化”更容易。但目前也有研究认为,“演化”策略在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过程中同样很重要,两种策略还可能在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复杂作用下相互转变。然而,在漫长的地质历...
山地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较大的海拔落差使得山地植物极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为适应环境变化其通常承受较大环境压力。然而,对该区域植物光合能力对海拔变化的响应及其调控机制的认识不足。甘西鼠尾草作为该地区适生草本对沿海拔的气候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深入了解甘西鼠尾草光合能力沿海拔的变异,可为科学评估区域植被固碳能力和潜力提供一定基础。
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植物可通过恒定叶片生长和衰老时间比例适应气候变化
植物 气候 生态系统
2024/6/26
合理的时间分配是推动个人与社会进步的主观能动行为。对植物而言,这种时间分配策略可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然而,长期以来,生态学研究更多关注植物在物质资源方面的利用策略,如碳、水、养分的分配,而对时间资源的利用策略缺乏认识。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完成对土耳其、亚美尼亚植物多样性调查(图)
植物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
2024/6/24
2024年6月20日,应土耳其阿尔特温省(Artvin)土耳其阿尔特温-科鲁赫大学(Artvin Çoruh University)阿里-尼哈特-戈基艾特植物园(Ali Nihat Gökyiğit Botanical Garden)主任Özgür Eminağaoğlu教授和亚美尼亚国家科学院塔赫塔江植物研究所所长Arsen Gaspa...
被子植物生态学研究获进展(图)
被子植物 生态学 进展
2024/8/26
被子植物对人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都离不开被子植物提供的条件和资源。被子植物在当代的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主导角色,并与昆虫和其它动物之间建立起了复杂的食物网。迄今我们对于被子植物所处的生态系统复杂化的历史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