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探测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大气探测相关记录229条 . 查询时间(2.093 秒)
云是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关键要素,是地-气系统辐射能量收支的重要调节器。云层高度、粒子浓度等物理参数共同作用并决定云的辐射强迫效应,它们的准确测量对精确估算地区或全球云的辐射效应至关重要。卫星和地基雷达是探测云顶高度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探测原理、反演方法等的不同,彼此之间存在差异。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研究员撰写了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 Brief History We’ve Experienced 一文,并刊发在 Journal of Space Weather and Space Climate 期刊上。文章回顾了双星计划(DSP)、中俄空间天气联合研究中心、萤火一号(Yinghuo-1)和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
近年来,虽然大气颗粒物浓度显著下降,但颗粒物中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其成因仍不明朗。夜间化学反应是驱动硝酸盐演变的关键要素,然而NO3自由基作为夜间化学反应的主要驱动力,其垂直梯度观测研究基本处于空白。大气分中心唐贵谦副研究员与复旦大学王珊珊副教授合作,在325m铁塔4高度层挂设角反射镜阵列,利用长光程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我国首次实现对NO3、O3和NO2浓度梯度的同步观测(图1)。研究发现,不同高度...
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中全球首颗搭载主动激光雷达二氧化碳探测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将于2021年7月出厂待发射,实现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全天时、高精度监测。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国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工程应用系统副总师张兴赢在京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该项目于2015年1月先期攻关立项,2017年8月工程研制立项,历经六年时间,有望今年下半年出厂待发射。
定量遥感产品是空间信息与地学知识的载体,其数据质量直接影响遥感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搭载于Aura卫星上的OMI传感器提供了每日全球覆盖的对流层NO2柱浓度观测结果长达16年之久,其数据被广泛使用。但由于“行异常”和云遮挡造成其空间覆盖的显著缺失,该产品仍难以满足逐日/周的应用需求。
青藏高原大气中有多少水汽?青藏高原的水汽与周边地区是如何交换的?科学家告诉你答案。1日,记者从中科院青藏高原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主体区域布设了九台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实现了实时联网连续观测,结合此前布设的近地层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系统,全面构建了首个青藏高原地表、边界层、对流层大气水热立体观测网络平台。
近些年,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重污染天气仍时有发生。区域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特别是复杂城市边界层内,气象条件、排放、新粒子生成及其增长对污染形成的影响仍存在一定争议。为此,大气所LAPC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赫尔辛基大学大气地球系统研究院(INAR),共同开展了《A 3D study on the amplification of regional haze and particle growth ...
2020年12月11日至20日,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环境气象团队在乌鲁木齐中心城区开展了城市大气边界层探测试验。
近日,安光所高晓明研究员团队在光声光谱同时测量大气气溶胶和二氧化氮(NO2)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用于同时测量气溶胶吸收和NO2浓度的基于443nm激光二极管的差分光声光谱仪”为题在线发表于光声光谱领域知名期刊Photoacoustics上。大气气溶胶、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气溶胶吸收的在线测量仍然是难题之一,光声光谱因其不受光散射影响、探测器不受光波段限制等特点,在测量气溶胶、痕...
2020年12月18日上午,中国气象服务协会2020年会暨第二届气象产业(中国气象谷)发展大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我校电子工程学院(大气探测学院)刘昆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电力电子设备雷电自主监测和主动防御系统的研制及应用”在本次大会上获颁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学技术奖气象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电子工程学院(大气探测学院)马尚昌教授参与的“气温降水多传感器标准控制系统项目”获得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学技术奖...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201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激光工程技术实验室研制用于测量大气二氧化碳的机载1.57μm双脉冲积分路径差分吸收(IPDA)激光雷达,并成功开展了机载飞行验证试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遥感》(Remote sensing)。星载主动探测激光雷达可以全天时、大范围地对全球二氧化碳柱线进行长期监测。该研究团队研制出的机载1.57μm双脉冲积分路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是星载激光雷达的地面缩比...
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0年度优秀导师奖评审结果,天气室徐寄遥研究员喜获殊荣。徐寄遥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遥感、中高层大气光化、动力、辐射理论模式和物理机制的研究,具有丰硕的科研成果和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指导的学生获得包括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院长奖在内的多项肯定。
2020年8月11日,一条“12日早晨至夜间本市将有大到暴雨,建议居家办公”的信息在北京人的手机朋友圈刷屏了。根据气象部门预报,12日,京津冀地区将有一次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为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12日,整个北京都在观云追雨。中午,北京局部地区暴雨姗姗来迟,但与原本想象的有差距,有专家表示,中午的雨还不是主力军。傍晚,北京的雨如期而至,截至记者发稿,全市平均降雨量已达中雨量级,局地大雨或暴雨。
2020年8月2日下午,在今年第3号台风“森拉克”影响海南期间,一架高空气象探测无人机从博鳌机场腾空而起,成功下投30枚探空仪,与毫米波雷达一起,对台风外围云系进行CT式立体“扫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